【Comma Eyewear】抱一種理想 開創眼鏡設計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Eddie Wong 從過去擔任驗光師的經驗,設計戴了不會痛、也不滑落的眼鏡。從製 作手工眼鏡的過程中,體會到鍛鍊意志力與耐力的重要。 Comma Eyewea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Eddie Wong 從過去擔任驗光師的經驗,設計戴了不會痛、也不滑落的眼鏡。從製 作手工眼鏡的過程中,體會到鍛鍊意志力與耐力的重要。 Comma Eyewea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Tom & Gary 平面設計師Tom(左),和出身眼鏡代工家族的攝影師Gary(右),因喜愛偉士牌機車結為好友。兩人想藉眼鏡詮釋對復古經典的熱愛,共創
把說不出口的想法穿在身上 一種設計概念 對生活的感觸是創作養分 今年初,我在倫敦時裝週發表了兩季作品:「石油的一生」和「訊號」。這兩個看似沒有關聯的設計主題,卻有著無法分割的主軸。新一季的「訊號」不同
Cover story Work & Life Balance 口述=李倍(新銳服裝設計師)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畢業。自創服飾品牌「Dleet」,以解構、玩轉穿著邏輯的設計持續試驗,窺探保暖
放假的時候,盡可能離開台北,到某個小鎮坐公車、散步,去象山、陽明山爬山,去游泳、玩滑板,總之就是不待在城市裡。
家對很多人來說是「窩」,是一個重要的地方,不論是待上一整天或是幾十分鐘,那個空間要能讓人覺得身心安頓,像是充電一樣,可以舒適地生活。
Cover story Creative Cuisine 口述=張開方 & 曾翔昱(Urban) AGCT品牌服飾設計師,將文化的觀點切入設計,經營「AGCT apartment」,以服裝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撰文=曾虹琳 文字整理=許哲寧 圖片提供=學學文創志業 藤井保(圖左) 攝影家,20年來除了持續商業攝影的工作,為了回歸攝影的原點,習慣一年兩次做單獨的攝影旅行,
創造茶文化與工藝精神的對話 一種策展 2016 臺灣文博會 對我來說,好的設計不只是創新,而是要解決問題,為生活帶來改變。因此,我喜歡簡單卻很聰明的設計,經典並非我在意的因素,如設計師能在傳統之中加入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在臺東 為漂流木停留 口述=水哥、陳勤、羅正傑 在臺北打拚多年後,水哥回到臺東。隨著創作日漸成熟多元,感念傳承的重要,創設了「阿水工房」。因為漂流木技藝的傳授,將三人命運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