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民】烘咖啡豆 聽黑膠唱盤 美好的不插電時光
Cover story Into the Wild 口述、圖片提供 張吉民 室內設計師、OrigInn Space 大稻埕主人。從小熱愛音樂、收藏黑膠唱片,因為露營開始蒐集歐洲50、60 年代的
Cover story Into the Wild 口述、圖片提供 張吉民 室內設計師、OrigInn Space 大稻埕主人。從小熱愛音樂、收藏黑膠唱片,因為露營開始蒐集歐洲50、60 年代的
一種思念 讓愛延續的方式 口述 朱全斌 人生經驗過不同的角色,包括電視製作人、紀錄片導演、音樂劇導演等,偶爾兼作插畫、編劇、專欄作家。目前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兼傳播學院院長,仍持續在人生中
露營的週末,包圍在一片綠意中,山裡的空氣讓人在吸吐之間都特別暢快,能夠舒緩高壓都市生活帶來的緊張感。
一種停留 風和日麗唱片行中的五小時 撰文.攝影 拾伍號 十年的台大中文人,持續地旅行、攝影、寫作、生活,教書是目前唯一稱得上專業的技能。 電影《一首Punk歌救地球》敘述彗星撞擊地球前倒
Cover story Into the Wild 撰文 陳德政 作家、「音速青春」部落格站長,著有散文集《在遠方相遇》、《給所有明日的聚會》,書寫題材以音樂、電影、旅行為主,今年多了一項新嗜好
Cover story Into the Wild 撰文 方琪 口述.攝影 江民仕 知名攝影師,看來粗獷卻喜歡細緻,迷戀上一件事物就要進行拆解,探究到底,喜歡相機、車子改裝,最近的興趣是自己做音
一種觀點 紀錄片導演眼中的古都 口述、帶路者 林木材、代島治彥 前者為TIDF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後者是日本紀錄片《活在三里塚》製片兼導演,長期擔任獨立紀錄片製片,也曾在東京創設過獨立放映電影院。
聊聊天 推開魔幻與寫實間的文學密室 撰文 駱亭伶 攝影 簡子鑫 場地提供 Age Space 「虛構文學有一種魅力,寫的是近在眼前的事物,卻又置入了另一個時空,一個平行世界。」繼《天橋下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企劃製作 《小日子》 撰文 鄭雅文 攝影 韓承燁 Monique 「下北沢世代」出版工作室經營者,從2007年起引進國內外絕版獨立刊物,親手撰寫每一
Cover story Into the Wild 撰文 段慧琳Windy 時間多半花在旅行上,尤愛行走於小村小鎮。金錢多半花在攝影上,擁有相機20 餘臺。喜歡在路邊搭帳篷勝過入住大飯店,喜歡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