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鎖管季|從大海到餐桌 一嚐海洋迷人又美味的生命力


小日子 x 基隆市政府



基隆鎖管季各式海釣體驗活動,每年夏季七月到九月熱鬧登場,
另外還有外木山海上王爺文化祭和Chill海海主題日,知識與趣味兼備的系列活動等你來探索。

身為島的孩子,以滿滿的海味回應盛夏猖狂的暑氣,絕對是正解。


「基隆鎖管季」舉辦至今,已邁入第19個年頭,今年共推出五大精彩系列活動,包含「夜訪鎖管」、「夜釣體驗」、「海釣學院」、「外木山海上王爺文化祭」及「基隆鎖管季Chill海海主題日」。其中「海釣學院」由地方創生團隊帶領,透過「友善漁場」、「食魚文化」、「漁獲認識」、「港灣記憶」等主題課程,讓我們從實作中認識不一樣的基隆。


過去來到基隆,大多只會在港邊走走、逛逛商家魚市,從陸地窺探大海的遼闊,鮮少有機會體驗另一種視角。每年夏季七月到九月正值鎖管產季,這次藉由參與「基隆鎖管季」的海釣學院頭足花軟班課程,得以實際體驗登船出海,近距離感受海洋與食魚文化神祕獨特的魅力。


課程一開始,大夥聚首在港邊的岸置中心,由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協會陳明禎經理主講課程,從海港歷史與漁場設置開始,深入淺出地帶領在場的大人小孩一步步探索這座海港城市的記憶,再將目光從港灣移往餐桌上的食魚文化,本次課程的主角「頭足家族」是日常中常見的美味,卻總讓人傻傻分不清,透過清晰有趣的動畫與講解,了解身形大小、鰭身形狀⋯⋯等差異,分辨「魷魚」、「小卷/中卷」、「花枝」、「軟絲」其實比想像中更加簡單。


海釣學院「頭足花軟班」,在實際出海釣鎖管前,先由熟悉基隆海洋文化的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協會陳明禎經理,為學員們解說海港歷史與漁產知識。

認識漁獲是食魚教育的第一步,而進一步的食材保存更是常民生活的智慧結晶,在冷凍技術尚未出現的年代,「一夜干」是延緩漁獲腐壞的保存技巧,課程包含簡易的實際操作,只需要一把剪刀、幾支竹籤與些許細心,即使是小朋友也能輕鬆完成一夜干製作,看著架上平攤綻放的鎖管們,除了滿滿成就感,對於頭足類動物的身體構造與特徵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在海釣學院的教導下,透過簡單的工具,小朋友與大人都能成功製作出美味的一夜干。
透過實作,更了解頭足類動物們的身形特徵與各自不同之處,對於日常中的海鮮料理有了不同層面的認識。

時間接近傍晚,終於來到本次行程的重頭戲,大夥向著港邊前進,在專業船長的引導下依序登船,襯著西下的日落,前往東北角的夏夜海域,迎面的海風、打在船身上的陣陣浪花,沖去了煩悶的溽暑。行經象鼻岩,夕陽餘暉中來到了本次停留的釣點。


季節、氣候、流水或船隻停留海域的時間長短等因素都會影響當次漁獲量,海釣尤其仰賴船長的專業判斷。

根據不同類型的釣竿,船員們細心為我們裝上魚餌,拋出,垂降,固定釣線,接著便是等待,偶爾擺動手中釣線模擬魚的姿態,初次海釣的緊張漸漸隨著海浪起伏安撫趨緩,漂浮在海中央,眼前是閃著點點燈火的九份山頭,從海的這端看著山城,少了喧囂的人聲,有點如夢似幻。


裝掛魚餌另有一番學問,每一個細節也都是海釣成功與否的關鍵,看似快速俐落的動作背後都是釣手每一次出海的苦心積累。

「釣到了!」此起彼落的興奮叫喊宣示著本次出航的豐收,也感染著彼此的士氣,直至天色完全暗下,船長貼心為學員們準備了鯧魚米粉湯,鮮甜湯頭配著鹹香的海風,讓人瞬間清空碗底,無論收獲多寡都叫人心滿意足。


為期三個月的「基隆鎖管季」,以食魚教育角度帶領民眾體驗從海洋到餐桌的種種歷程,從第一線視角深度體驗海洋文化,好玩又好吃的豐富活動,讓大人小孩都能感受大海迷人的生命力。 ●


基隆鎖管季

基隆市政府辦理的夏季活動盛事「2023基隆鎖管季」已邁入第19個年頭,今年共推出五大精彩系列活動:
➊「夜訪鎖管」
➋「夜釣體驗」
➌「海釣學院」
➍「外木山海上王爺文化祭」
➎「基隆鎖管季Chill海海主題日」

期許今年的基隆鎖管季活動跳脫過往的「海鮮文化」印象,讓「2023基隆鎖管季」成為探索基隆充滿人文風情的「海洋文化」媒介,打造全臺灣夏季必訪產物祭典。

除了延續每年歡快的氛圍之外,更融入了IPSI所推行的里海永續概念,強調食魚教育及吃當季食當令,讓民眾透過參加活動更加了解維護環境生態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 點擊看更多系列活動
➤ 點擊看更多海釣學院課程
➤ 點擊看更多夜釣體驗
➤ 基隆鎖管季Chill海海主題日



廣編特企  基隆市政府、基隆鎖管季
  林家賢
  小日子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