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觀察室 | 書籍


《82年生的金智英》不會老去






在讀《82年生的金智英》時,簡直被嚇壞了。驚嘆於作者清晰、細膩的鋪陳功力,好似她握著一把強力無敵吸塵器,故事中的每個細節都像縫隙中的塵蟎──被好好地吸附、且收服起來了。因著閱讀的愉悅感到通體舒暢又不可思議的同時,更了不得的在於,每一個恍神間,我總分不清自己是在讀小說,還是凝視著現實。

自女嬰墜地出生的那一刻,清澈透明可塑形的靈魂,從承載長者之失望大於初生之希望開始,便已坐擁數不清的不自由──女性專屬版的。故事按照時間序排列,從 1982 到 2016,以真實世界中的時代背景為輔佐,我們跟著金智英長大,也看見作為女性早被預設的「理所當然」,在年與年間一一被印證。

好在金智英從不是那些「時而感到慶幸,時而感到無聊,卻不曾提出質疑」的女同學。小學時她想:「為什麼學號總從男同學開始排,凡事也都從男生先開始?」夜歸被陌生人跟蹤,父親責怪她的補習班太遠、裙子又太短,她懷疑:「是不是問題都出在不懂得避免的人身上?」而懷孕的時候,丈夫鼓勵她放輕鬆,她淡淡地問:「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職場、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我的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所以才會一直只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女兒、學生、女友、職員、妻子、媳婦、母親,在角色與角色的累加間,她沒有停止過思考和發問,只是從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不似通篇文字的冷靜淡然,這其實是作者趙南柱(一位編劇、也是一位媽媽)在感受到韓國社會對於女性的暴力視線後,受衝擊之下的產物。不提供玫瑰色的眼鏡,只默默遞來一把實實在在的放大鏡,拉著讀者從現實跳入另一版本的現實,從金智英敏感又帶著身分自覺的眼睛看出去,看社會、結構,看男人女人、選擇與被迫、壓迫與自由。或許女性主義不是必要,但女性的視角和聲音,是每個時代的不可或缺。

82年生的金智英不會老去,因不論何時,女性的命題都是宿命且恆久的。在誠品長椅上的那幾個小時,好似夢遊,只是掉入的不是仙境,而是趙南柱筆下、我們身邊任何一位女性都可能正在經歷的,赤裸到幾盡蒼白,又真實到毫無距離感的一生。





文 李尤
圖片來源 取自網路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