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78 Less is More
說走就走的自由
是極簡之後的享受
┃ 林大鈞┃

林大鈞 TL 藝人形象設計負責人、編舞家。2010 年因擔任蕭亞軒〈瀟灑小姐〉MV 編舞打開知名度,投入編舞創作十餘年,近年開始將觸角擴及個人形象設計。工作結束後到書店看書是每天最重要的事,平常也喜歡做做瑜珈、冥想和散步。
我現在的生活簡單而規律,每一天幾乎都是一再重複的儀式。
起床後,我會到巷口熟悉的麵線攤,來碗麵線搭配超商優格,接著開始工作,也許是到咖啡廳打打文章,或是進舞蹈教室排練;接近傍晚時,解決一天中的最後一餐,口袋名單只有自己精選的五間,端看當時哪家距離近就上那吃飯。若工作都完成,接下來就全是我自己的時間,散步或練瑜珈,最後再到書店看上四到五小時的書,滿足地結束一天。
固定的生活不是限制,反而因為不用選擇,我多了更多時間的自由,可以投注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當擁有的東西少了,等於也拋掉物品背後的標籤與價值,因為當我們想要擁有一件事物,其實是期望外界給予自己認同,對我來說,這樣的心態才是限制自由的束縛。

回想過去,也曾經沉迷於名氣與物質,追求名牌、跑車、與名人交際,家中收藏許多書籍和古董家具,並陳列著難以細數的名牌服飾與配件。當時的我,最喜歡在結束一天的忙碌後,窩進沙發、啜著熱茶,欣賞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直到兩年多前,得到一個上海工作的機會,卻沒想到改變我的人生。我兩手提著簡單行李,開始在異鄉的生活,脫離熟悉環境,讓我深刻體認到維持生活的實質需求不需要多,只要能抽空看書或冥想,便是一天中最享受的事,這樣的簡單生活,意外踏實也更趨近理想的自由。回到臺灣後,看著家中滿屋子的物品,已經無法理解當初為什麼會想要擁有,心中只剩下煩躁。於是,我決定開始丟掉。
我毫不猶豫丟棄了珍藏的古董桌椅、櫃子、沙發⋯⋯,只留下一張地毯,再丟掉書架上塵封已久的書籍,但物品實在太多,受不了這樣緩慢的丟棄速度,便乾脆把房子賣了,僅用幾個提袋,裝進生活所需,離開了這個曾經用來證明自己的地方。腳步輕盈,心情變得輕鬆,也擁有了想要的自由。

後來因為工作需要常在兩岸之間往返,固定居所顯得不必要,開始了游牧般的生活,在親友家與 Airbnb之間輪流居住。我將所有家當精簡到最低,全部打包進一個後背包裡,能用一套解決的便絕不增加數量,追求極致的輕量化。雖沒有細數,但知道大概擁有 30 件左右的東西:電腦、錢包、手機、香水、四季衣物、三雙襪子、兩雙鞋、一支牙刷⋯⋯,我評估過,是到生命結束前都應該夠用的程度。
有人說我變得無慾,但其實不是沒有慾望,只是我現在想要追求的是時間自主權,任何多餘的物質負擔對現在的我來說,都是一種分心和浪費,甚至生病都是奢侈。所以,我吃著固定但健康的食物、穿著一樣的衣服,為的就是爭取更多可自由運用的時間。

我維持著每天到書店看書的習慣,因為這是目前人生中最重要也最開心的事,心理學、文學、經濟趨勢⋯⋯,不設限地涉獵,試著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滿足對於人和世界的好奇。以前,家裡藏有三百多本書,現在看到喜歡的字句、觀念就記到手機裡,不再輕易買書。
過了快一年的極簡生活,要說在個性上沒有改變是騙人的,我變得更加理性和冷靜,本來就不是太熱情的人,比起以前,變得更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對於人際關係也沒有太多留戀。但是,現在能讓我留在身邊的都是不可或缺,也是真正喜愛的人事物。
過去與現在像是天平的兩端,但我不後悔走過的路,正因為擁有過,才知道比起光鮮亮麗的舞臺,現在的生活更讓自己舒心。這種感覺有點像一夜之間頓悟,卻又無法明確指出改變的時間點。雖然仍無法確定現在的生活是否就是自己最終想要的,但透過不斷的選擇與刪去,我想更能接近自己的理想目標吧。●

文 劉亞涵
攝 簡子鑫
┈┈┈┈┈┈┈┈┈┈┈┈┈┈┈┈┈┈┈┈┈┈┈
Cover story 078 Less is More
Part 1 我想過的簡單生活
Part 2 用一個背包就能搬家
► Miki
► 林大鈞
► 呂嘉齡
► 小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