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個睡後故事
晃蕩在不存在的無人之境
一個音樂組合 睡後故事

星月高掛的夜晚,偌大的老屋空間,暗黃燈光之下,幾十個聽眾圍坐在舊式洗石子地板上,像是坐在家裡客廳,聆聽雙人音樂創作組合「睡後故事」的彈唱。迷人感性的手風琴樂聲搭配情境流動的吉他音色,在大篇幅的音樂裡,男女雙主唱低語吟唱的歌聲響起,創造出一個如結界般的舒適空間。現場席地而坐的每一位聽眾,都能在空間裡愉悅地享受,或是安心地悲傷,疲憊的心也能放空休憩。
曾獲新弦獎創作組冠軍的睡後故事,是由手風琴手黃婕和吉他手孟萱組成,兩人同時身兼主唱。他們是大學同班同學,大一開始搭檔演出至今已經七年,個性雖然截然不同,但經過時間的累積,如今默契十足,演出時,連呼吸的節奏都一樣。
他們喜歡到臺灣各地的表演空間和市集,一邊表演一邊旅行,常跟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音樂人即興玩音樂,也跟當紅的老王樂隊、曾獲金曲獎肯定的原住民歌手巴賴合作演出。睡後故事演出時很少說話,專注地用音樂呈現天馬行空的氛圍。他們的音樂不是只有主歌和副歌,而是段落變化多樣,樂句充滿層次,融合世界音樂的實驗民謠,如同帶著大家欣賞一幅畫、一齣音樂劇、一部黑白電影,或是去一趟奇幻的旅行、做一場清醒的夢。現場聽眾有各自不同的想像和體會,有人起身搖擺舞動,有人像聽搖籃曲般躺臥,有人隨著想像力在森林或海邊奔跑,有人像是在聽小說家說一個魔幻寫實的精彩故事。
「每天經過的那幅壁畫突然消失了。奔馳的車,來往的人,沒有發現。他有完美的形狀和完美的顏色,有黑有白,有黑有白。靜靜地睡去,穿著彩色睡衣,做黑白的夢,講故事給自己聽,跳著跳著,我又看到了他。」睡後故事的歌詞是大人童話,充滿詩意、美感和隱喻。他們的音樂,是臺灣獨立音樂的清流,緩緩漂流在聽眾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