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姐|把對生活的怨念煲成湯 最快樂的事是窩在沙發
即便現在的小套房絕不是一般人認知中家的模樣,對我來說,也不是 100% 的理想,但這是我在臺北的第一次有了歸處。我最喜歡角落是沙發,十餘年的租屋生活,你也許能買一顆懶骨頭,卻很少有餘裕能擁有一座沙發。
即便現在的小套房絕不是一般人認知中家的模樣,對我來說,也不是 100% 的理想,但這是我在臺北的第一次有了歸處。我最喜歡角落是沙發,十餘年的租屋生活,你也許能買一顆懶骨頭,卻很少有餘裕能擁有一座沙發。
我和 GJ 都是露營迷,平常在室內,也想要過著如戶外般的生活,我們發現,種植物是最不花成本的軟裝,卻最快能融入美好舒適空間的捷徑。
其實我不認為情緒是不好的東西,負面情緒常常是引發我創作和書寫的起點,翻看自己的文字,有時會很驚訝以前會因為那樣的小事讓自己如此不快樂, 現下卻能看得很輕很輕了。
對於一個創作者而言,堅持創作十年不是難事;但一個題材用盡十年挖深織廣,卻有著極大的難度。張季雅和《異人茶跡》這部漫畫,便是陪伴了讀者十多年,令更多人了解臺灣烏龍茶的傳奇故事。
今年以《神人之家》摘下臺北電影獎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剪輯與觀眾票選獎的導演盧盈良。談到他選擇紀錄片作為說故事的形式,是緣於紀錄片的「真實」。所謂真實,指不影響現實事件發展的方式,導演捕捉到想要的內容,這份貼合真實的特質如光,驅動他往紀錄片之途,自學生時代到現在,沒有改變。
我的「自由工作者」人生,一眨眼快二十年了。我素來不是一個有紀律的人, 偏偏一個專業自由工作者最重要的特質,就是紀律 ── 若不能按表操課跟上進度,生活勢必陣腳大亂,一塌糊塗。幸好我有個紀律嚴明的太太,無法忍受我的拖延症,時不時踹兩腳,我「自由工作者」的事業才能勉強支持下來。 若是有朝一日真能心無罣礙地浪擲時間,我仍哪裡都不想去。首先拔掉網路, 搬出早該看完的那些書和早該聽完的唱片,一本一本讀,一張一張聽。然後慢慢把房間收拾清爽,物件歸置齊整。再接著重讀以前讀過的書、重聽以前聽過的唱片。
忙碌的日子過後,獨處很重要,不一定是一個人處在某個空間,而是將身體、心靈、時間挪出空白,就像打掃,也像登山。我想理想的週末,不一定要侷限在何處,有時在山裡,有時在溪邊,有時就在家裡,可以一個人,但你知道回頭時,愛人會在。
臺南新營,正是最剛好的假日距離,從嘉義站出發,區間車僅需二十分鐘。因為從新營到臺南市區的距離是往嘉義市的兩倍時間,所以許多新營人會選擇來嘉義市看電影、逛街和大啖美食。反其道而行,若今天是嘉義市人奔往新營,又能邂逅哪些地方光景呢?
在那些晃蕩與顛簸的時光中,任憑自己的意念馳騁在公路上,風從窗隙間吹了進來,路旁的鹽田魚塭被南日的光曬得發亮,聽著喜愛的音樂,嘴裡喝著剛剛路旁便利商店買的咖啡,開著自己心愛的車,世界彷彿再也沒有邊際,哪裡都能去得了,當這個念頭浮現,我便是最自由的人。
生活在城市裡的city boy都是如何度過休日的呢?本期小日子邀請兩位精緻男孩,分別是小日子愛用攝影師Kris Kang以及生活風格專欄作家dato,一起來聊聊如何在忙碌生活中,照樣把休日過得理想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