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最重要的是故事——作家吳曉樂談寫作、文化內容產業,以及她的產品《上流兒童》

在書封的作者介紹裡,吳曉樂說自己喜歡觀察別人習以為常的事情,更具體些,她敏感於社會習以為常的價值觀、人與人的關係。從著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談論升學主義下的親子關係,《上流兒童》道出上流社會的畸形人際,《致命登入》談網路遊戲等,每次出手,總能引領讀者重新思索周身那些因習慣而忽略的框架。

徐靖玟|我知道我的聲音 能讓更多人知道他們不孤寂

過去幾乎是獨自拿著吉他在臺上的徐靖玟,二月中舉辦的同名發片專場將有 full band 編制,影像的設計也正在編排中,從簽約到發片,度過了整整三年,唱歌為她照亮的路程,抵達第一張個人專輯這個新的篇章,現在要在發片場與支持她的人再次見面。

洪申豪|接受生命裡不可抗的分別 或許長大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三十到四十的過程裡,發生了好多好多事,比如結婚、開店、遇到疫情、跟很年輕的人們組「VOOID」,我依然會有很劇烈的情緒起伏,像我從以前就極度抗拒別離,但玩樂團、開店、又或者年紀到了,人們就是會來來去去的,我只是慢慢比較能消化這些不可預期。

在溫柔飽滿的時間裡 祝我們永遠勇敢健康

一件事,有時候像櫃裡層層疊疊的柔軟織物,像從冬天深處撈出來沾有靜電的毛衣,像毛衣上經久洗扯了的舊鈕扣,舊鈕扣上的細小裂紋,像那天打掃收拾,在沙發底下暗處意外尋得的小睫毛,捏著細看時還閃著光。

姚國禎|當獨角戲有了觀眾

由奶茶劉若英獨角詮釋的電影《家家》 , 是資深電影美術、 MV導演姚國禎的第一部短片作品。劇中細膩情深、有愛有恨的母女關係 , 是姚國禎透過影像創作的形式與語言 , 來讓自己更勇敢地 , 去說出自己真實生活中無法說出的話和解開心中的結與孤獨。坦言偏愛獨角戲的姚國禎 , 這次一樣選擇用鏡頭凝視著「家家」 , 讓觀眾在無從躲避漂移的目光裡 , 和角色對話 , 也和自己對話。

「創作是你我的本能」─ 線上體驗設計師彭星凱的教學現場

平面設計師彭星凱,以作品《物起源於黑 源於虛無》和夥伴一舉成為 26 年來首個獲得英國 D&AD 獎藝術指導類的臺灣設計團隊。這次與學籽合作線上課程《彭星凱論設計:改變觀看視野的思考與實作》,帶大家重新理解生活、以自我主張參與這個世界。

文策院|嘻哈音樂的現場側記 ── 音樂製作人與饒舌歌手Starr Chen陳星翰

憑著自身對音樂敏銳的嗅覺和獨特的創作才氣,陳星翰(Starr Chen)從歌手、編曲人一路發展成音樂製作人,近年甚至與夥伴們一同創建音樂廠牌,其全方位的成就已無須多言。對於許多臺灣的嘻哈迷來說,他無窮的創作能量十年不變──無論是作為何種身分,他依舊能在他所熱愛的音樂產業持續發揮他的影響力。

李明璁|身在飲食青春期的社會
沒人告訴你只能當個吃貨

臺灣不只有美食,還有這麼多這麼珍貴的人情事物。我們還是會在節目中介紹吃,但從食物中又能投射出各種不一樣理解的可能性,提供大家未來自己去探索的機會。我承認,我們都是吃貨,但也沒有人告訴你「你只能是吃貨」,吃能帶來幸福,但應該也還有很多別的事物一樣擁有這樣的功能,那會是什麼?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