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認真少年|那碗泡了六小時的泡麵
記得那碗泡了六個小時的泡麵,麵體漲得像麵疙瘩一樣粗,湯水早已被吸乾,但風味還在,味道絕對和好吃沾不上邊,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依舊是能填飽肚子重要的一餐。
記得那碗泡了六個小時的泡麵,麵體漲得像麵疙瘩一樣粗,湯水早已被吸乾,但風味還在,味道絕對和好吃沾不上邊,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依舊是能填飽肚子重要的一餐。
或許是心裡一直留有爸媽不喜歡我們吃泡麵這樣的禁忌感,讓泡麵的香氣變得格外誘人,我熱衷於把速食或零食變成小甜點或是一頓飯,加上一點企圖更加合理化的擺盤,帶有一點破壞規矩的小小任性,有點壞。
我不太愛社交,但絕非討厭人們,只是習慣拉開點距離,站在觀察的旁觀位置,去發現一些日常裡的有趣事物,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產生連結卻是從沒想過的,插畫不僅代替了內向的自己表達,也將這些新的意義帶去自己到不了的遠方。
寫下家人同時寫下自身,那些被仔細端詳的過往,糾結、矛盾和探問,都成為存在的證明。本期聊聊天邀請分別曾以母親、弟弟為書寫對象的作家江佩津與廖瞇,分享曾經嘗試觸碰、理解並梳開的自剖過程。
初生之犢不畏虎,就連初戀也是這麼理直氣壯的,不想辜負對方、沒有別的貪圖,於是我們總是正大光明走在陽光下,讓剛剛萌芽的情愫行光合作用,順便曬一曬青春的臉龐,長出雀斑。
多年前我們戀愛時,每次約會阿早都會帶CD 來我住的地方,偶爾她也會買啤酒來,那時的音響是我二十歲時父親為我組裝的,CD 播放機、擴大機、喇叭,一整套體積龐大,多年來我不管搬到哪,一定會帶走那套音響,陪伴了我好多時光。
但願你仍對世界保持好奇。你我青春時代生死相許的一切美好物都愈來愈遙遠了,但我仍願你還有熱情跟年輕人訴說那些足以不朽的種種美好,但願你仍能讓他們雙眼發光。
棉花糖自2013年休團後各自發展,今年初帶著新專輯《一切都是為了與你相遇》合體復出,懷著八年來的所遇所見再次聚首,寫下對彼此的難以言說的情感。
疫病時代最適合從事賞罰並行,秩序與混亂交替的工作,按步驟做就不會失敗的料理往往是最親(近刁)民的選擇。今天,我們做的是召喚兒時早餐溫暖記憶的外婆黑糖客家發糕⋯⋯
羅比啊,你不需要永遠當一個兒子,你可以在一些時候,當一個不符合父母期望的人,一定要試試看,變成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人生經歷中,大概也會有不那麼黑白分明的時光,那些委屈,都是人生裡倒流的鼻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