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靜好的小鎮風景 提供生活的另一種樣子

有時候在汲汲營營的大城裡生活久了,會誤以為生活的樣子就是在週間與工作拚搏,於週末在城市放肆。曼哈頓水泥叢林承載了太多關於「成功」的故事,而時間一拉長,甚至會誤以為這樣不停督促自己前進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然而生活永遠有另一種樣子。

料理是生活的箭 將一切所愛狩獵進日常裡

弓箭手從雙榮百貨的1.0 舊址搬遷到了崇文公園旁的永安街,從少少13 席座位及非常非常非常小的廚房,換到了有著自成一格的磚牆庭院,座位數也成長到三十席卻毫不擁擠的米色一樓老屋。這次的搬家對他們來說,除了可以在餐點設計上有著更為彈性的選擇外,也讓座位的限制不再如此緊繃。

修補遺失的回憶 透過書頁重現故人

無法重玩的遊戲,只能透過攻略本的圖文重溫,但反覆翻閱的本子已經脫線、掉頁,對自己動手、重頭學起有興趣的陳炳宏,開始看影片找教學,一步一步學著修復書籍,把自己對過往時光的眷戀補完之後,技巧越來越純熟,朋友遂也找他協助修書,以電玩攻略本為起點,掉入了書籍修繕的萬千世界。

以金線彌憾 碎痕與缺口都是人生裡的情深義重

很多人覺得金繼修復漂亮、與眾不同,欣賞金銀補線在本已注定丟失的器物上重新長出詮釋,但對於小賴跟書瑋這樣的修復師而言,金繼真正精華的地方,反而無關乎視覺,並不存在於那個你看到的表象,真正的意涵,來自於每一個物件與人背後的情感牽連。很多時候才發現,原來器物不只是器物而已,對於物件的情深與義重,透過金繼的過程,讓人坦然接受事物崩裂皆是生命的必然,讓碎裂的紋路與破損的缺口都成為存放回憶與時光的安所。

南瓜鐘錶|不受歲月抹滅的經典 以永恆的姿態持續傳承

我和先生一直都住在鹽埕,原先從南瓜古著開始,確定要開錶店之後,鹽埕幫了我們很多忙,早年這裡在港口邊,是很繁盛的地方,許多舊的產業在此留下痕跡,無論是珠寶、金工還是鐘錶,古董鐘錶要經過非常完整的修繕還有精密的工藝才能復原,作業很多,不是一個師傅就能一次將錶修好,要一個一個去問,可能要補琺瑯又要修皮革,需要的零件還有擅長的師傅,幾乎都能以鹽埕為中心在周邊找到。

荏苒珠寶|穿越了珠寶的微光 抵逹與樂音相遇之地

直到我有一次收到一個英國喬治亞時代(1720-1840)的銀色首飾,這個時期剛好就是貝多芬與莫札特在世的時候。那時候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現在在做的這個無心插柳的事業、收藏跟喜好,居然就是把我以前很難觸碰到的作曲家的生活,穿越了這些珠寶散射的微光,活生生帶到了我面前。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