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緒虎|在海裡悠遊飛翔 用鏡頭訴說大海的故事
每次水底拍攝開鏡前,我都會在海裡倒點保力達,再丟一顆檳榔,獻上安撫與心意。等待,是大海教會我最重要的事,不論生活還是拍攝工作,卡關了不要硬撐,也無須著急,一定會等到一切都最合適的時刻。
每次水底拍攝開鏡前,我都會在海裡倒點保力達,再丟一顆檳榔,獻上安撫與心意。等待,是大海教會我最重要的事,不論生活還是拍攝工作,卡關了不要硬撐,也無須著急,一定會等到一切都最合適的時刻。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吳書原用綠色植栽闢一方淨土,從自家陽台實驗起,打造城市裡的桃花源,也進一步期待透過景觀設計的工作落實台北綠色城市的形象。
這個初夏,不妨暫時放下心中紛擾,往大東北角走去,到自然裡呼吸山林氣息,欣賞被群山和田野簇擁的美麗,細細體會屬於東北角才有的風景,也尋回最初的自己。
撇開技能的養成,對徐裕健來說,要成為古蹟修復建築師的首要專業條件,就是要有歷史的使命感,「把它當作是我可以維護古蹟的一個機會,盡力去做到最後一刻。」台北流長的歷史文化,將藉由古蹟修復建築師之手,世代傳唱下去。
也許身旁的人覺得這樣的我,看起來很懶什麼事都不做,但我就是可以沉浸在這樣的世界,在屬於我自己的真空狀態,看似在玩的同時也是在創作,這就是我的一段聖別時間。
當廢懶成為了自己的人設,外界的紛紛擾擾再與自己無關,不期不待,這個世界就不會對你造成傷害。
她不喜歡被稱作誰的太太或媽媽,長大後我終於以一個獨立個體看待她,稱呼她「蓉」。前陣子翻出一張蓉的高中舊照,眉宇間神情和今日幾乎沒有改變。曾聽人說過,若眼神看上去和幼時相同,代表現在的你很接近純粹的自己。
在她生活的世界裡,用雙手從大自然中創造物件是天經地義的事,幼時雖還沒有氣力接觸木工,但 從幫玩偶製作紙牌家具開始,到後來迷上鉤針和編織,手作的意義早以不同姿態刻進生命。
五、六月臺中的陽光灑在身上溫度正好,走在西區的街道每刻都在感受美。隨意拐彎走進巷子處處都有驚喜等候,在睡到自然醒的午後,來趟西區探索之旅,每次走訪都為路上觀察學增添一筆精彩。
關於臺式風格,已有太多的論述,那在短短的電影中該如何述說日常又能觸動人心?《當男人戀愛時》的劇本從韓國發跡,落地到臺灣,導演殷振豪在現有框架下融入了道道地地的臺灣味,巷弄、服裝、角色都像是街道上可遇的小人物縮影。本期特別邀請到導演與女主角許瑋甯,談電影聊劇本,也說了他們心中臺灣與生活的人們的溫柔與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