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咖啡店遊牧

到臺北後,因為跟作家朋友聚會才會去咖啡店,我們挑的都是僻靜的咖啡店,有一家店有個後花園,玻璃門一關,就變成獨立的空間,當時大家都抽菸,一聊天就說個不停,最高紀錄就是在後花園裡聊到了凌晨四點鐘。

那些在咖啡館得以喘息的片刻

如果不祥的夢是一種「結」,是歷史(日本、臺灣、江文也)與人生抉擇(育兒、遷徙、人際關係)的糾纏,一杯飄然而至的咖啡毋寧提示了休息的必要性。在這裡,休息並非只是放空或暫停,而是開啟一個讓所有資訊得以喘息、所有契機得以發展的空間。這就是「珈琲時光」。

徐孝晴|移民城市美食風貌 我從早餐開始探索

屏東的小吃從早到晚都有它精彩的地方,若有人問我一整天要在屏東吃什麼?我想一天是不夠的,可能必須花上三天三夜的時間吧。今天先帶大家走訪我最常吃的一日小吃行程,可以先從早餐開始。

鼴鼠咖啡error22×二子咖啡|制式化的生活我不想過 所以用策展在咖啡店裡做夢

我理想中的生活體驗是能透過策展慢慢傳遞出去,希望能在這間咖啡店裡持續求新求變,讓即便每天只是來辦公喝咖啡的人,也能因為看完一場展覽而讓平靜的日子獲得一些刺激,讓藝術和創作不再是那麼有距離感的事情。

凃立葦|有一間小屋安穩自身 享受即興在生命發生

終於有了一個能安穩自身的地方,讓更多有趣的事情得以進到心中。對於未來我不會多想,與其按部就班達成可預見的目標,不如享受出其不意的隨機感,去發現「啊!原來我可以這麼做」,有時反而能得到更多。

高雄步道咖啡|有沒有一盞燈 在整座城市睡去時 承接你我的不完整

一座城市裡總有些孤獨的小人物,他們也許不是特別突出,卻能把日子過得踏實,懂得享受生命中小小的喜悅,我認為營業至深夜的咖啡館,能承接這些人晚餐後的光陰,用咖啡、書籍和音樂,為生活注入一點舒適感。

屏東開門見山樹屋咖啡|在湛藍晴空下的苦楝樹 蓋讓人遺世忘憂的樹屋

我想一切的原點都要感謝這棵荒地上的苦楝樹,因為它的頑強也讓我的任性有了依靠。身處大自然,會讓人比較懂得謙卑,也真心希望來日方長,在未來我們都消失了的那一天,這棵苦楝樹還能屹立不搖,成為滿洲的地標。

馬世芳|來杯咖啡,用一首歌的時間

流行歌要喚起聽眾共感,歌詞情態必須大家都能體會。早年臺灣喝咖啡的人尚不甚多,它是特殊場合帶著儀式性的「社交飲料」,很貴很稀罕。當年歌裡的咖啡都是在外面喝的,不會在家自己沖。而且常常配著酒一起下肚,反正失戀了,傷胃就傷胃吧。

LG gram 好手情報社|探索未曾留心的日常 以小事創造生活的層次

虛擬網路裡的聊天室也可以是真實人生中的休憩所。LG gram筆電品牌在Facebook社團「好手情報社 by LG gram TW」裡時常號召成員好手們一起摸索工作和生活間的平衡。每個月邀請營養師、空姐、知名作家、Youtuber 等不同類型的職人擔任客座社長,在社團裡與成員好手們分享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實際走進生活中,不定期舉辦主題分享會,聚集大家一起在日常裡落實「探索無限可能,做更好的自己」。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