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認真少年|那碗泡了六小時的泡麵

記得那碗泡了六個小時的泡麵,麵體漲得像麵疙瘩一樣粗,湯水早已被吸乾,但風味還在,味道絕對和好吃沾不上邊,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依舊是能填飽肚子重要的一餐。

方序中|打破童年禁忌的小小任性

或許是心裡一直留有爸媽不喜歡我們吃泡麵這樣的禁忌感,讓泡麵的香氣變得格外誘人,我熱衷於把速食或零食變成小甜點或是一頓飯,加上一點企圖更加合理化的擺盤,帶有一點破壞規矩的小小任性,有點壞。

dato|收納旅行回憶的真空膠囊

幾乎是不需要再用手機查找資訊,我閉著眼都能重現東京那條我最習慣的吃拉麵路線。從東急東橫線中目黑站下車,往「正面出口」方向刷 Suica 離站,一出車站就準備等紅綠燈過馬路,看到高架橋下的蔦屋書店後右轉再三步併作兩步前進,這時愛不釋手的拉麵店 AFURI 就在眼前。

Hank│好地方的熱情想藏都藏不住

相較於儀式和準則,我更在乎老闆怎麼對待自己的咖啡,從空間到器皿,若細節不夠用心,絕對能感受出來,品味咖啡其實並不複雜。一間好咖啡店好喝是最基本要件,會讓我愛上一間店的原因往往都是因為店主的渲染力,最直接的判斷方式就是老闆本身會不會喝自己的咖啡。

想像作家冬遊記

法國香頌歌手吉爾伯特.貝考(Gilbert Bécaud)在莫斯科演出後,以愛上俄國導遊為題材創作了《Natalie》,歌詞中出現了魔幻場景:「我們去 Café Pouchkine 喝巧克力」。擁有法俄血統的傳奇大亨安德烈.戴洛斯(Andrei Dellos)眼看觀光客遍尋不著虛構的咖啡館,決心化想像為真實。我替南歐來的朋友鬆一口氣,如今他能暫躲北風。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