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海到心靈:金鼎獎圖書編輯獎引領讀者洞悉臺灣百面
第48屆金鼎獎「圖書編輯獎」的決選名單,在六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的是兩本深具臺灣特色的創作,分別是由春山出版,出自編輯莊瑞琳之手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以及聯經出版社,由盛浩偉主編的《一百年前,我們的冒險》,兩者皆獲得評審團的高度肯定。
第48屆金鼎獎「圖書編輯獎」的決選名單,在六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的是兩本深具臺灣特色的創作,分別是由春山出版,出自編輯莊瑞琳之手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以及聯經出版社,由盛浩偉主編的《一百年前,我們的冒險》,兩者皆獲得評審團的高度肯定。
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我開始為週末尋找更多可能,讓生活能多一些放鬆的緩衝。某日無意間滑進「農遊超市」的平台,一幅滿是紅色草莓的畫面映入眼簾,新鮮飽滿的果實與田園間的微光交織,於是,我和好友決定趁著天氣微涼,從都市的喧囂中出發,短短的車程後,一片恬靜的田野風光映入眼簾——這裡正是隱藏於內湖的東林草莓園,一處讓人忘卻時間的田園秘境。
手帳最讓人快樂的一點就是打開時一整頁整整齊齊的格子裡,密密麻麻寫著自己的每件事,若有寫錯字時,刪改或者用立可白,強迫症如我都忍不住有種小小的不快,為了這點,Waai魔擦筆對我來說就像是魔法般的存在,寫錯了什麼用筆頭輕輕擦拭,那些細小的錯誤就不復存在,當生活裡有這麼多麻煩事,生命裡有這麼多不能置換的選擇,Waai魔擦筆一下就抹掉過去那筆,讓新的一切發生。
將永續農遊做為以農村生產、生活及生態為主題的體驗遊程,並同時注重降低農村環境和社會之衝擊、串聯軸帶及區域在地產業合作及提升在地產業發展及在地認同,使農村資源得永續經營的「可持續性」農業旅遊方式。
工藝往往延續著手工創作的溫度,每一件工藝作品都蘊藏著自然的印記,訴說著時間裡的生活故事。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2024工藝之夢」即將於11月起台北、台中巡迴展出,今年主題特展邀請了─來自花蓮玉里的家具職人「木想傢」,以及木箔工藝師呂珮如帶來「傳家箔飾寶盒展」,另外還有萌系生物陶藝創作者-徐橘喵「最常的一天」主題展。
身為AI時代的創業者與管理者,我的工作思維是很數位導向的;然而身為一位創作者,我卻非常重視現實世界的觀察與體驗,從植物紋理到物件的材質與重量,靜下心靜觀細節,在數位與類比世界中取得平衡,成為我的生活習慣及設計主張。
在繁忙日常裡我們往往匆匆度日,忽略了生活真正的本質。為了讓我們重新接軌這片土地,「農遊超市」應運而生,透過與在地農夫和漁民的合作,編織出各種獨特的農村體驗,讓每一位來到這裡的旅人,能夠在自然的懷抱中,重拾生活的單純與寧靜,感受土地的脈動。
此次精選推薦兩個臺南農遊行程,透過酪梨採摘與魚蝦養殖體驗,深入當地農業文化,展開一場獨特的田園假期!
當晨光灑落工地,穿過鷹架於地面折射出流動光影,城市逐漸甦醒之際,主理工務的林憲助經理,早已身著制服、手裡緊握著圖紙,眼神專注地巡視工地每個角落,與工班協調施作細節。他的腳步穩健而有力,穿梭於鋼筋與水泥之間,像是樂章的指揮家,讓每一個音符都完美契合。
臺東這片土地不僅擁有自然的美景,也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往被視為後山的臺東,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後發優勢。這幾年,持續深化「慢經濟」的施政方向,我們在南島文化看重人與萬物和諧共存的價值中,致力推動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策略。南島文化源自海洋,臺東豐富多元的原住民文化、緊臨太平洋的海洋生活,不僅是文化傳承的搖籃,在國際上,更期許成為南島社群對話的重要平臺。
這次跟兒福聯盟合作的愛孩子公益年曆,食菇也加入了許多自己的小小巧思,像是八月的頁面,就以「爸爸能帶著孩子前往整個宇宙冒險」繪出了帶點科幻元素的太空背景,三月由於有寵物節,除了春天的粉嫩櫻花,她還偷偷畫進了自家的狗狗,而這次的主題為「謝謝你,有你真好」,不僅在封面上有個眾人一起完成的蛋糕,表現著獻給所有感謝的人的含義,在年曆的最後也有一張蛋糕卡片,能夠撕下來寫下心中的話語送給想感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