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現場直擊 2018 柏林影展 (1 )
文、攝 陳思宏

迎接狗年的除夕夜,第68屆柏林影展以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定格動畫《犬之島》(Isle of Dogs)盛大揭幕。《犬之島》跟舊曆新年無關,致敬的對象是日本而非中國,但片子繽紛暢快,狗吠汪汪,調性歡樂,我刻意問了來自新加坡、臺灣、中國、香港的觀眾,大家都忍不住挪移文化,狗年看狗動畫,簡直賀歲片。
《犬之島》幕後配音集結了許多好萊塢大明星,柏林影展面子大,一票明星全都飛來柏林走開幕紅毯,為魏斯‧安德森站台。我擠進《犬之島》記者會,同時看到比爾‧莫瑞(Bill Murray)、蒂達‧史雲頓(Tilda Swinton)、傑夫‧高布倫(Jeff Goldblum)、葛瑞塔‧潔薇(Greta Gerwig)、 李佛‧薛柏(Liev Schreiber),星光奪目。這群好萊塢大明星在記者會上心情很好,不斷唱歌調笑,大明星果真大場面見多了,懂得以綜藝替乾燥的記者會潤滑,記者會宛如歡樂脫口秀。

魏斯‧安德森直接點名,《犬之島》是他向日本文化、電影致敬之作,是他「想像中的日本」(fantasy version of Japan)。電影描述未來的日本城市在政客市長的操弄下,把城裡的所有毛孩子都放逐,送往鄰近海上垃圾島,直到政客收養的孩子劫持飛機,飛抵垃圾島尋找愛犬,才逐漸戳破權力階級的謊言。這部動畫塞滿日本文化符碼,城市、建築、劇場、顏色、政治都繽紛亮麗,相撲、鼓聲、鳥居都佔有重要畫面,足見導演對日本文化的傾心。電影碰觸了日本人的服從文化,政客不斷透過電視演說,以民粹成功搬弄選舉,以狗傳染病為假議題,成功撕裂分化。這是導演想像的日本,卻直指當今國際政壇執政狂人。電影以繽紛的影像呈現不久的紊亂未來,預言人類垃圾終於失控,機器狗量產,人味逐漸稀薄。

《犬之島》細節極為精緻,狗毛飄動彷彿有情,狗眼盛淚可愛動人。魏斯‧安德森再度發揮獨特的電影美學,分割畫面、字幕、對稱幾何美學等元素都大量運用,對話速度慵懶,絕對不會讓影迷失望。垃圾島場景極為驚人,明明是臭酸腐爛的人間煉獄,垃圾的幾何堆疊卻充滿廢墟之美,顏色迷人。愛貓的觀眾且別傷心,貓是這部狗動畫的彩蛋,總在奇妙的時刻忽然出現幾秒,非常爆笑搶戲。

除夕把《犬之島》當賀歲片看,隔天初一,我擔任中國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的觀眾對談口譯,電影裡狗也擔任要角,但情調翻轉,初一的柏林忽然憂鬱。
導演胡波在完成《大象席地而坐》剪輯之後,在去年上吊自殺。片子描述東北的尋常冬日,四個社會底層的人物命運忽然交錯,導演透過這些卑微角色抓取中國當代社會的自私與絕望,視角溫柔憐憫。幾乎四小時的片子充滿詩意的長鏡頭,景深、場景調動都有導演的獨到之處。首映這晚觀眾爆滿,許多人擠不進電影院,趙德胤、聞天祥都在觀眾席裡。胡波生前曾多次到臺灣參加金馬獎活動,並以筆名胡遷在臺灣獲得第六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跟臺灣緣份深厚。
恰巧《大象席地而坐》也有狗,導演透過走失的惡犬、與爺爺相依為命的小狗,刺探當代中國的世代衝突與自我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