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信義大玩藝術!
攜手9組「30代」青年創作者
打造「夢與想像之境」
誠品創立至今,邁入30個年頭,這回「誠品30信義藝術計畫」,有別於傳統藝術展覽形式,這次特別邀請了當前臺灣最受關注的9組「30代」青年創作者,攜手打造一場充滿青春能量「夢與想像之境」的創作大夢,便是希望大家能在城市生活的日常角落中與藝術相遇,就讓我們先帶你一睹為快吧。
戶外|豪華朗機工
我們不是在想豪華朗機工要變成甚麼,而是我們可以跟臺灣一起變成甚麼。


曾打造《世大運聖火裝置》、台中花博《聆聽花開的聲音》的創作團隊豪華朗機工推出全新力作《一起幻想》,於誠品信義店外牆裝置12支上銀科技的機器手臂結合光屏幕,創造了一道書寫之牆,用光的移動來描繪感官,在喧囂繁華的信義區,演繹一場奇光幻影的「科技詩」。
1F|吳耿禎
我是在這個被生產,別人邀請展覽或作品的過程中,慢慢的學習,作一個藝術家,作品和他面對社會的關係是甚麼?才慢慢理解的。


用閱讀開啟天馬行空的想像!1樓五米大道燈飾由曾與各大國際精品合作的吳耿禎,將傳統剪紙工藝轉化為當代藝術,本次作品《轉動隻字片語的靈光一閃》,構築閱讀者在文字的瀚河裡,點亮天馬行空的腦內劇場,作品表面並以老字典呈現,刻劃文字印記。
2F|齊振涵
人不能停止去作夢與想像,即便開始是虛幻的,但那卻是通往實踐夢想的鑰匙。

2樓的書區空間,則由服裝設計師齊振涵以實驗手法閱讀服裝,作品《FASHION BINDING》以大量打版裁片堆疊、搭配不同面料及加工技術,形塑出具層次感的服裝擴形裝幀樣貌。
4F|李霽
假如可以用植物的第一人稱來說一個故事,那麼真實是?


探索自然的力量,擅長用植物創作與建築空間對話的李霽,於4樓打造《質物圖鑑》,描繪現代社會變遷下環境所產生的變異,透過結合植物、機械的「變異仿生物」裝置,尋找都市生活潛入自然中的解答。
5F|范承宗
作品很誠實的,騙不了人。


拆解古今書籍裝幀,擅長以創新手法展現傳統工藝的范承宗,在5樓打造《Reading, a bridge讀橋》,透過中式線裝將平扁的書本裝幀成為一座立體書橋,象徵透過閱讀可以穿梭古今中外,抵達四面八方。
6F|陳青琳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人類就好了?這會不會是地球上其他物種的夢與想像?



每個物質都有表達的能力,本次藝術計畫也邀您打開不同「感官體驗」。關注動物議題的陳青琳,於6樓空間的創作《越夢》,以3面5米高的巨幅布幔揮灑創作,繪製天空、陸地的絕種生物,氣勢磅礡,同時也打造一系列瀕危物種生態瓶,提醒我們要珍惜萬物寶藏,與土地共好。
電扶梯|王宗欣
我想要移植的是感受,而不是去理解我全部的故事。

曾任三金典禮視覺藝術總監的新媒體創作者王宗欣,其作品《狹縫中的連續微觀》透過即時錄像互動裝置,將2至4樓的手扶梯空間化為巨大的掃描器,流動穿梭的觀眾,化為變形、扭曲、超現實的「靈魂輪廓」。
B1|姚仲涵
我知道我唱歌不好聽,所以就有一個念頭:我想創作一首音樂,沒有人主唱,但是一樣能感動人心。


除了視覺流動,聲音的本質也有他的表情與靈魂,B1樓姚仲涵作品《光電獸#13-都市》打造燈管簾幕,讓觀眾透過麥克風發聲即時互動,賦予光影具生命力的閃爍跳動,創作一首沒有人主唱,但同樣能感動人心的光影音樂。
B2|陳小曼
我覺得所謂的跨界,並不是去做別人的事情,而是把邊界模糊掉出現有趣的組合。


食物設計師陳小曼則於B2樓美食街打造《普魯斯特感官實驗室》,實驗室中不僅可看到以3D列印方式製作食物的過程,更邀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感經驗,試圖拆解身體對於食物的記憶。
3F 未來編輯室 |誠品團隊
誠品30週年除了9組青年創作者的盡情揮灑,誠品書店、誠品畫廊及發條鼻子創作團隊也策畫一系列大型主題策展。3樓Forum由誠品書店虛擬打造「未來編輯室」,帶領讀者剖析台灣出版型態特有的「書系」進化史,展場以1980、1990、2000、2010四大時代膠囊裝置呈現,並邀請王小棣導演、樂評人馬世芳、部落客宅女小紅、插畫家Cherng,帶領讀者接軌社會文化脈絡,探索當時的青年閱讀需求。



5F 畫廊|夏陽、林彥瑋、鄭帛囪、張銀亮、張安
5樓誠品畫廊7/6起也同步推出展覽「立」,展出夏陽、林彥瑋、鄭帛囪、張銀亮、張安等5位藝術家作品,譜寫跨世代的藝術對話。

6F 展演廳|發條鼻子
6樓展演廳發條鼻子團隊打造穿越過去與未來的《R》房間,透過手機掃瞄未來日常生活物件,一同參與場域創作。


圖片提供 誠品
誠品 30 信義藝術計畫
日期|2019/6/28至7/28
地點|誠品信義店(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
誠品官網|https://reurl.cc/jED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