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就像酒窖深處裡的好酒,放越久越香醇;當某日再度播放時,還是會忍不住有微醺的沉醉感,彷彿跨越時空,停留在幾十年前夏日蟬鳴的校園,輕撥著吉他輕聲跟著哼唱起來。
在五六年級生的記憶裡,或許仍對一位民歌歌手保有印象,他留下一再被翻唱流傳的美好音樂。22歲正值青春,在唱片專輯錄製完成後的一個禮拜,老天爺開了天大的玩笑,讓他的生命驟然停止,回到屬於他的星空,遺留下美好靈魂。
他是臺灣首位過世後才發片的歌手蔡藍欽,像瑞典著名小說《玩火的女孩》作者史迪格.拉森一樣,將此生最美好的一切獻給世界,把生命最燦爛的時刻停留,讓人反覆品味懷念。蔡藍欽從小就才華洋溢,專輯的詞曲大多在彈寫之間創作出來,或許是上天派來,讓人們感受音樂的質樸美好。
在歌詞一定要愛恨交織的便利快速時代,蔡藍欽的歌顯得單純簡單,娓娓訴說著,就像經過流動的時光淬練,反覆回味後便昇華成心靈的安慰劑,情感原本就應該內斂簡單,也是這才是當年的這個男孩想要詮釋的人生意境吧!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希望/
有一點失望 我時常這麼想/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歡樂/
有一點悲傷 誰也無法逃開/
我們的世界 並不像你說的真有那麼壞/
你又何必感慨 用你的關懷和所有的愛/
為這個世界 添一些美麗色彩…..
男孩的歌聲裡不需要透過太多言詞,就能現世界蘊藏的燦爛美好,或許,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追尋的。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