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22 Remembering the past
陪了北投人
一世紀的雜貨店
┃ 瑞成商號 ┃

陳美鑾 「瑞成商號」第二代老闆娘。自 17 歲起和先生、公婆一同經營生意,至今 47 年。從過去全年無休,到如今一年僅休初二,盡力維繫百年老店的傳承。
從臺北的北投捷運站出來,沿著光明路緩緩的斜坡往上走一小段,就能看見左手邊的「瑞成商號」。這間雜貨店是我公公魏珠成創立的,從 1894 甲午年到今年剛好滿 120 年。當年瑞成商號是整個北投,包括大屯山、丹鳳山,所有居民的依靠。那時的瑞成地位相當於現在的超商、大賣場,菸酒、白米、奶粉、罐頭等想得到的都有賣。
我自民國 56 年嫁進來,和公婆、先生魏富全一起經營瑞成。因為生意很好,還在北投市場開了分店,由先生的兄嫂經營。兩家店裡永遠人來人往,忙到連坐下的時間都沒有。為了怕家人太累,公公特地請人煮飯、打掃、洗衣,讓我們專心照顧店裡。
早期批貨靠著公公一個人,凌晨三點出門,拉著拖車一路走到大稻埕,採買完再走回來都下午兩點了。後來有送貨服務,公公在迪化街各家店挑好貨,再請卡車送到北投店裡。
過去交通不便,居民很少出北投,生活用品都來瑞成採買。結婚辦桌,總鋪師會來店裡挑選魚翅、鮑魚、髮菜等食材,酒和汽水是成箱成箱採購。遇到過年,客人買米,我們就要送日曆;以前總要訂個三、四百本才夠。新春期間,八寶粥、咖啡、蛋捲各式禮盒,擺滿了騎樓。所有人都來這裡買拜年禮品,光是初一就收入兩、三萬元,一路連賣到初五。

平常醬油促銷是買一箱、送一個鍋,一週就賣光 100 箱醬油。醬油、肥皂粉廠商,為了謝謝瑞成跟他們做生意,每年三月、八月都招待我們到全台各地旅遊,從北到南跑遍清境農場、日月潭、梨山、鵝鑾鼻。阿里山我去了七次,每次都幸運地看到日出,那畫面好美,現在都還記得。
從前店裡盛況不再,年輕人愛去超商、大賣場購物,只有厝邊頭尾來捧場。有人去泡溫泉之前順道進來買條毛巾;老鄰居不愛去超商,想買紹興酒習慣跟我買。對面大樓的太太每天來買報紙、麵啊蛋的,還會帶婆婆坐在店門口的板凳上跟我抬槓。
我的四個孩子都大了;自從先生 60 多歲退休後,我一個人經營瑞成也已經十年。先生退休後喜歡遊山玩水;我呢,待在家裡習慣了,店開著不無聊,身體動一動也健康。但生意是愈來愈難做,對照當年的門庭若市,不免感嘆,這間老店走過 120 年,看盡大北投繁華,如今就我和小黃貓「阿財」還守著這間店,和街坊鄰居作伴。
文 謝雨珊
攝 韓承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