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22 Remembering the past
冰店賣三文治
跟上不同世代人的口味
┃ 正東山冰屋 ┃
賴志堅 「正東山冰屋」第二代經營者,希望能夠踏實地維持父親留下的冰店,不只是讓家人能夠聚在一起,也希望為台東人保留一個有共同回憶的角落。
最初,父親是期許自己東山再起吧。很多人都在猜測店名的來源,但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理由。50 年前,因為臺灣的林業逐漸沒落,父親從宜蘭遷居到臺東,覺得這裡比較熱啊,應該適合開間冰店。
紅底白字「正東山冰屋」招牌下方,是復古俏皮的500 c.c. 字眼和一整排新鮮水果。走進店裡,吧臺層架上擺滿各式各樣早期造型的冰品器皿,牆上菜單一字排開,刨冰、果汁、聖代冰淇淋。如果你在熱鬧的臺東市街區裡走逛,只要轉進福建路不久後,就會看見「正東山冰屋」,這裡是我們的店,也是臺東街上屹立不搖幾十年的共同標記。
右手邊是冰屋,左邊門面則熱騰騰地炸著「美國油條」。父親當初因為冰店在冬天時的生意清淡,於是引進這道學生和街坊們都讚不絕口的美國油條。把麵包炸到外酥內軟,夾上清脆的小黃瓜、中式滷蛋,再搭配切片火腿、淋上口感滋潤的美乃滋。就算招牌已經掛起來將近 40 年,還是可以跟上現代人的口味,常常有人來買。目前也有咖哩、肉鬆、紅豆,以及什麼都沒有夾的原味,可以選擇。
十年前,父親過世後我接下店面,雖然自己原本另外還有工作,但仍然決定與媽媽、妻子一起照顧冰屋。我想繼續父親的生意,這裡所有的物品都是 50 年前開張時就存在的。味全鮮奶杯啊、廣告師傅手寫的看板、鑄鐵板凳,就是些老東西,但特別好用。
歲月在這裡好像沒有蒙上任何暗淡灰塵,反而讓走進店裡的客人擁有時光倒轉的能力。每樣老東西都完好如初,人與人的情感也是。我常常遇到老客人回來,想著他們第一次來時還是個抱在手中的小嬰兒,現在卻都個個結婚成人。那種感覺很奇妙,讓我知道這間店不只是賣著刨冰、果汁和美國油條,它是我想守護的家,也是許多不斷在流動與更新的記憶拼圖。
過去,從大同路到正氣路,短短兩個街口就有十家冰店。如今顯得狹窄的福建路看不出往日繁華。這些年,臺東市區改變很多,連鎖店一間接著一間開,年輕族群的消費習慣也改變,福建路上的冰店就只剩我們一家。不過,這道「淇淋紅豆冰」已經做了 50 年,還是可以繼續做,也有想喝杯純正果汁的客人知道要走進來。
時代再怎麼邁開大步向前走,我不擔心,心中仍然知道這間店值得堅持下去,也許未來幾年再想些方向,讓這間老店可以像當初一樣,吸引著年輕學子、熱戀中的情侶,或是一家大小。無論是涼爽的冰品,還是一口咬下去層次豐富的美國油條,我相信只要有心、扎實地做,「正東山冰屋」會一直守在臺東這處角落,為每個走進來的人,在生活中添上甜蜜又愜意的小註腳。
文、攝 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