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羅亞爾河流域
森林度假小屋生火記
一次旅行 冬日木屋生火

文、攝 邵慧怡
去年冬天,疫情還未肆虐,人們的交通往來還未受到隔離限制前 ── 現在根本難以想像能自由進出國門的情況 ── 我趁機到法國一趟,待到春天來臨為止。
其中有幾天假期,親友提議我們不妨離開巴黎往南,到從未去過的羅亞爾河(La Loire)流域走走。他們在森林裡預定了一間木屋,我們得以享受寧靜的氛圍,呼吸新鮮空氣。他們用 app 租車,車才開出大巴黎天氣就顯得不同,晴空、白雲。巴黎果真陰鬱。等我們抵達木屋,已經得脫外套。
這兒一切都好,屋內分隔兩層樓,浴室安裝蒸氣三溫暖,設備十分現代化。我們樓上樓下跑看,牆上掛著靜物畫,馬兒的素描,從廁所的氣窗就可以看到外頭圍籬後方馬匹的放養場,一對駿馬正低頭啃食草皮。這對馬兒十分貪吃,我們撿掉落在地的槲寄生餵牠們,牠們三兩口吃光後開始咬我身上的衣服圍巾。

屋子太讓人欣喜,坐落森林中,聽不見人聲,夜晚只有遠處茂林暗不見底之處傳來獸鳴,親人說可能是狐狸。滿天星斗,銀河乾淨明晰,氣溫低,然而最引起我們好奇與興趣的是客廳的磚造壁爐,決定晚上要來生火試試。
房東替我們在屋旁的倉庫裡準備許多木材,從大約男人手掌大的粗木幹,到木枝,到細樹枝都有。我們先把生火的材料扛到屋內,木幹長度不到一百米,我一人竟然扛不動,還得兩人一起搬運才行。從未生過爐火的我第一次參與,本以為這事不難,不就放好木材,點火,等著取暖享受。結果不然,木材的布局要考量空氣如何流動,等架設妥當後,得先用易燃的報紙或火種燃火,再期盼火勢能如規畫燃燒到木料。
邵慧怡 晚熟旅人,記錄著迷者。對旅途中偶然與巧合的偏愛,大過對目的地的喜愛。著有《遊蕩的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