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良憶×許寶霖】旅途中遇見的咖啡風景

聊聊天  旅人的咖啡地圖

撰文=駱亭伶
攝影=韓承燁
圖片提供=寫樂文化

IMG_1487

韓良憶(圖左)

美食旅遊作家,並主持FM.91.3〈小宇宙大世界〉廣播節目。曾任報社記者,旅歐多年,近年與荷蘭夫婿回台定居。喜歡烹調、音樂、好書和電影;崇尚定點居遊,旅途中的咖啡館是慢遊的良伴。著有《青春食堂》《流浪的味蕾》等,譯有《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等,最新作品為《只要不忘就好》。

許寶霖(圖右)

台中歐舍咖啡總經理,為全球最具公信力的咖啡大賽:卓越盃(CoE)第一位華人國際競賽評審。從小跟著水果批發商父親跑產區;12年前為尋覓濃香奇豆,深入中南美與非洲,與咖啡農搏感情,親訪超過1000家咖啡莊園,推動台灣精品咖啡(註)風潮。以三年時間,將經歷心得寫成《尋豆師》一書。

每一顆咖啡豆都有旅行的DNA,命定的飄洋過海,在生活的光譜裡,咖啡與旅行總是密不可分。我們常在喝咖啡時,感受著異國的風土,揣摩旅行的滋味。而當踏上旅途時,咖啡館是開啟感官味蕾的坐標,讓人與另一座城市的生活氣味平行接軌。這期聊聊天邀請了同時擅於品味咖啡與旅行的作家韓良憶與尋豆師許寶霖,從歐洲到中南美洲和非洲,從咖啡館深入咖啡莊園,分享旅行中的咖啡風景,以及如何跟著味蕾去旅行。

小日子:還記得人生第一次喝咖啡的印象?談談愛上咖啡的歷史。

許寶霖(以下簡稱許):第一次喝咖啡是在小學五年級。我老家在南投草屯,隔壁同學的姐姐在台中美軍顧問團上班,有一次我看到她拿著可口可樂和一個奇怪的玻璃瓶,打開來好香;她警告我說,「這叫做咖啡,死小孩不准偷喝,因為你一年的零用錢都買不起。」

我跑去鎮上的雜貨店問,民國62年,一瓶進口的雀巢即溶咖啡要48塊,那時鎮上的排骨麵一碗才3塊半,我身上只有5塊錢。為此,整整打工存了一年的錢。記得第一次泡出來的咖啡好酸,老闆又拿出了綠色包裝的維生方糖,一包三塊半。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杯咖啡。升上國中後,我自己會搭公路局巴士到台中中正路上的咖啡館,點一份70塊早餐,附上一杯又濃又焦的虹吸式現煮咖啡,我小時候所有的零用錢都花在這上頭。

韓良憶(以下簡稱韓):我看到一個鄉下小孩,內在對咖啡有很大的渴望,因為匱乏才有追尋與創造,所以你註定要做這一行。我從小跟著父親喝咖啡,他在上海就有喝咖啡的習慣,來台後都是去西門町的蜂大或南美。後來他託人去美軍顧問團買一種不銹鋼的電煮壺,就在家裡自己煮。那個年代父母吃什麼我們也跟著吃,還沒有小孩不能喝咖啡的觀念。父親習慣學上海人把喝咖啡說成吃咖啡,放很多糖又加牛奶,把咖啡當甜點,我童年記憶是有咖啡香的。不過那時候覺得咖啡好甜,不怎麼喜歡。

許:妳的味覺應該比一般人靈敏,人有甜酸鹹苦四大味覺區,通常對甜度敏感、不嗜甜的人,偵測酸鹹苦的能力會比一般人強出十倍。

韓:應該是有一點,但味覺靈敏也有困擾,喝水時很容易感覺到有怪味。

 

問:旅行中常常會喝咖啡嗎?旅行各地有哪些特殊的咖啡文化觀察?

韓:我喜歡慢遊,旅行時我喝咖啡,是為了去咖啡館歇腳。每個城市的名牌咖啡館我會光顧一次,瞭解為什麼有名。但偏愛庶民一點的,整間店坐滿老先生、老太太或是上班族,也不見得要裝潢得很漂亮。我也喜歡逛市場,像在沖繩的菜市仔發現咖啡吧,一定會喝上一杯,即使咖啡不太好喝也無所謂。

在歐洲咖啡館還是以傳統義式咖啡為主,提供的就是濃縮Espresso、拿鐵Latte、歐蕾Cafeaulait等幾款。不過這幾年歐洲,也開始出現精品咖啡館,通常店主是三、四十歲的年輕人,沒有老咖啡館那種Barista老先生,我會去喝喝看。從這裡我會看到精品咖啡流行,某種程度是一種全球化,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接受了它。

但是飲食傳統越強的地方越不容易接受,像是義、法、西、葡,還是以傳統義式咖啡為主,尤其是越南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喝得甚至比義大利還更濃烈。有一次我在西班牙鄉下加特隆尼亞地區住了一個月,喝到焦糖味很濃的Espresso,才發現因為他們喜歡焦糖味,所以直接在烘咖啡豆時加了4%糖,這是西班牙某些地區喝咖啡的習慣。

如果習慣喝精品咖啡的人,到國外可能有點辛苦,旅行要入境隨俗。像在荷蘭有一種Koffie Verkeerd錯誤咖啡,是牛奶多、咖啡少,因為荷蘭牛奶品質很好,我就不會堅持喝黑咖啡。在法國,我會喝歐蕾咖啡;至於到義大利,就是要站在吧台邊喝Espresso,喝完聊兩句就走,我原本不加糖,但我發現當地人都加,其實也蠻好喝的,我就把它當甜點。在美國我會喝一塊美金、可無限續杯的美式咖啡,雖然真難喝但也真有趣,因為這就是美國人的日常生活。

問:在中南美洲或非洲旅行,當地有什麼特殊的咖啡文化?

許:非洲衣索比亞有很多咖啡館,因為曾經是義大利殖民地,一些小鄉鎮只要吃得到義大利麵的地方,就可以喝到咖啡。而且咖啡館的拉霸機(義式咖啡機)還是自己打造的,有的甚至會利用內戰時留下來的炮彈鋼材來製作。衣索比亞還是全世界烘豆師最多的國家,因為產咖啡豆,所以家家戶戶在煮完飯後,會用爐碳的餘熱去炒豆子,用的也是同一個煮菜的鍋子。因為是馬上烘馬上喝,所以焦炭味蠻濃的。有時候,路邊會看到有人在兜售剛採收下來的生豆,好像賣青菜水果一樣,在其他國家很少見。

韓:你是咖啡專家,在國外,會選一些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咖啡店去喝喝看嗎?

許:我通常都直接去咖啡產區,不然就是回飯店,吃飯時,如果附近剛好有咖啡館就會去體驗一下氣氛。中南美洲大部分好的咖啡豆都出口,但是當國家的經濟越來越好時,消費力提高,當地就開始有好喝的咖啡,像巴西、瓜地馬拉和哥倫比亞現在都可以喝到不錯的咖啡,咖啡的品質可以視為國家經濟水平的指標。

而且就像台灣的吳寶春師傅得到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帶動起台灣的烘焙品質與相關產業,咖啡競賽也是一樣,像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出了兩個世界咖啡大賽冠軍,也提升當地咖啡館的品質。

在咖啡館方面,在歐洲我最欣賞的就是丹麥的咖啡館,丹麥是出世界咖啡冠軍選手最多的國家,內斂、簡潔的風格,跟丹麥的設計一樣很迷人,咖啡本身的水準也很好。歐洲近幾年最瘋狂的是英國,出了兩個世界冠軍,2008年是一個分水嶺,之前找不到太好的咖啡館,現在整個倫敦有超過50家精品咖啡館。

問:如果一般人想去咖啡產地旅行,會推薦哪個國家?

許:適合大眾旅行的咖啡產地,必須是安全 且周遭有特色景點的。第一個推薦的是肯亞,在暑假尾聲可以看動物大遷徙,剛好是咖啡豆的成熟期,可以請當地導遊安排Tour 去咖啡產區,但記得一定要跟團。另一個推 薦是夏威夷,可娜咖啡豆的產區在大島,有火山可以看,雖然交通不太方便,但是可租車自由行。

中美洲適合旅行的咖啡產區,一個是哥斯大黎加的首都聖豪西,安全、又有火山與溫泉,而且咖啡產區距離首都兩個小時就可到達。第二個就是著名的安地瓜(Antigua) 古城,離瓜地馬拉首都很近,車程約一個半 小時,拜訪產區又可同遊文化古蹟,只要避開假日人潮即可。另外一個地方是巴拿馬, 有小飛機可以到,當地是精品咖啡聖地,也是旅遊勝地,空氣好、水甜,可溯溪、健行,適合喜歡生態野外旅遊的朋友。這些產區都有飯店可以住,也建議住在飯店會比較安全。

韓:許老師去咖啡產區都住哪裡?會住咖啡農家嗎?

許:會,若是一早要去咖啡園,前一晚就住咖啡農家,有的只是簡單的工寮,有的咖啡 莊園因為賺了錢,住的地方像飯店一樣。像 衣索比亞就沒得挑,有一次因為日期弄錯, 沒有訂到房間,只好住到一個三層樓像部隊 營區的地方,整晚都非常吵,沒辦法睡覺, 後來才知道住到妓院裡頭去了,還上了當地 日報。

韓:我想味覺跟天分一定有關,但是應該可 以訓練。就像有天賦的人成為鋼琴家,一般 人還是可以藉由練習,彈琴自娛,需要自己 用心,還是得跟老師學?

許:要常常去感覺,從生活的行住坐臥開始,就像喝一杯水,都知道有差異,從有意識開始,去打開覺察,不能夠吃東西都在滑手機。這個問題可以分三個階段來看。第一 階段是味覺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像拿東西 給嬰兒吃,會吐掉的東西都是苦的。聞到過 熟的水果,大家都分辨得出來,只要接觸過 的食物,與生俱來的能力加上經驗,應付生 活七八成沒有問題。其實我們在上第一堂課 時,都會先拿A、B兩種豆來給沒受過訓練的 學員測試,其中刻意放一些缺陷豆,12年來 98%的人都判斷得出來。

第二部分味蕾的訓練需要有系統的學習,一 步步有人帶。第三個階段則關乎吸收內化之 後如何表達出來,有些人可以分辨,但是講 不出來,沒辦法分享,就要回到基礎上去累 積自己的資料庫。

韓:可能因為我有在喝Wine的關係,有一次 我喝咖啡覺得裡頭有巧克力和焦糖味,有的 朋友可能也感覺得出來,但是沒辦法說,但 是聽我形容過後,下次就辨認得出來。

許:的確可以運用輔助的工具,像法國人的「酒鼻 子」香氛辨識系統就很好用,針對咖啡有36味、 紅酒是54個樣本,威士忌和橡木桶也有,設計出 來跟天然的味道很接近。還有一種用食材的味道來 帶入,譬如這杯咖啡桃子味很重,要去分辨是台灣 水蜜桃、歐洲杏桃,還是蜜餞的桃子乾,從飲食經 驗中去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比如一杯咖啡的酸,是 屬於明亮酸,譬如奇異果、青蘋果、葡萄柚、檸檬 的酸,還是帶核水果酸,像李子、桃子或是梅果類 的酸,帶點微苦的酸是加州的櫻桃,跟華盛頓櫻桃 不一樣,

咖啡杯測的術語是從紅茶和酒界而來,所以喝咖啡 和喝紅酒、單一麥芽或抽雪茄的人,很容易溝通串 連起來,受過訓練的人,比較容易辨認得出高品質 的東西,觸類旁通跨界是不難的。可以看自己的需 求,去參加品酒社、咖啡社、單一麥芽俱樂部,或 是參加課程,由老師來帶領。

韓:要走到專家、玩家的地步,可能得花不少錢?

許:相對來說咖啡是最平民的,咖啡是民生必需 品,所有商品世界交易量第一大是石油,第二大 就是咖啡,比稻米、茶、玉米更多,屬於大宗物 資。而且咖啡豆越新鮮越好,放久品質會往下 降,再加上生產者眾,一定可以在別的地方找到 好的替代品,沒辦法炒作。

像藍山咖啡其實不是咖啡豆好,是日本人懂得行 銷,塑造出來的神話,在所有的飲品中,咖啡可以 說是最平民、最生活化的,多去品味訓練味蕾,只要自己覺得好喝,完全不需要去跟隨炒作。▍

 

註:精品咖啡指單一產區的單品豆,就像現在柚子也逐漸講究區分麻 豆、瑞穗等產地風味特色,品質上須具備沒有缺陷與雜味、乾淨度、代 表該小產區風土特色,以及SCAA杯測表有84分。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