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天
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
做一個自己也喜歡的人
┃ 劉冠吟 × 張瑋軒 ┃

劉冠吟 《小日子》雜誌發行人,曾在媒體、金融、科技、行銷及公關等產業走跳,後回歸最喜愛的文字工作,興趣廣泛、好吃好辯,形容自己是高速轉動的工作狂,目前育有一女罵罵號、一犬有春。五月出版書籍《女子力不是溫柔,是戰鬥》,再簡單的小日子,也需要挺身前進。
張瑋軒 《女人迷》創辦人暨執行長,於 2011 年和夥伴陳怡蓁、蔡純如共同創業,期望打造出多元共融的社會,讓每個人可以無所畏懼地成為真實的自己。創業至今九年多,是臺灣社會女性、同婚、家庭多項議題的重要推手。七月出版書籍《親愛的,別害怕與眾不同》,與你併肩,讓今天就是最好的一天。
隨著時間漸漸長大,從青澀走向成熟,為了在人生中好好安放自己,我們總是活得小心。《小日子》發行人劉冠吟與《女人迷》創辦人暨執行長張瑋軒,兩人在千錘百鍊的戰場上,分別揉出了各自的道,同樣擁有堅毅烈性的她們,相處起來卻是兩種不同性情,當世界不善待自己時,她們又是如何讓自己練習勇敢呢?
問:如果要用一種酒來形容自己,認為會是什麼?
瑋:我認為自己是 Smoky whiskey。我非常喜歡 whiskey,因為它是一種透明的酒,它的透明度就像我的個性,很有後勁,一嘗起來,會有很多層次。就像我,雖然是一個很坦率透明的人,但很立體,有前中後味,如果你越認識我你會越愛我,以上取自於我先生的話(笑)。
冠:這是在告白吧⋯⋯
瑋:雖然有點肉麻,但蠻有趣的,加上 Smoky 很深層,在它透明的背後,有很深的後韻,像是對這個世界有很大期待。我是一個對很多事情都有盼望的人,所以覺得很像 whiskey,帶點煙燻的那種。
冠:我覺得自己蠻像台灣啤酒的,相較於瑋軒,我沒什麼前中後段的味覺變化, 我看起來哪樣,喝起來就是那樣,屬於很容易了解的類型,因為我的情緒都很外顯,相處也不太需要去揣測,我講出來的話就是我所想的,沒有太多變化,一直都是如此加上本人沒什麼耐性,沒辦法久等,就像啤酒的泡泡沒有時,會變成另一種難喝的酒(笑)。
講到這個,我覺得瑋軒真的比我能忍耐,之前被謠傳說他要出來選,我心裡想說不可能,但在第一時間他也沒有解釋、沒有反駁,儘管那時候反彈聲浪很大,如果是我應該會受不了被這樣講,但他不一樣,他很能忍。
瑋:老實說,我的個性很衝動,不衝動的話,可能就不會創業了(笑)原本我就是個直接的人,那天早上起來整個風雲變色,電話被打爆、訊息被灌爆,所有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因為我的確從頭到尾沒有答應過。可是好像在那一天,全世界都要我給一個交代,並期待我用什麼方式作說明。
這是我第一次在媒體前公開談論這件事,獻給《小日子》。在臺灣的環境裡,女人迷一直鼓勵讀者多去理解政治、參與政治、表達自己對公眾事務的意見,我希望政治在某種程度上,對大家來說是有機會去改變的。所以即使我知道,就算當時,對自己或對公司最好的決定是直接開一個控訴或澄清記者會,但是我知道一旦我站出來,無論澄清、控訴也好,最後只會造成「對立」,那並不是我想看到的。
所以我想做的,就是忠於自己。就算不被所有人理解,我也想為我看到的忍耐。
如果我的忍耐,可以讓這件事情過去,可以讓臺灣政治少一點對立,那我就用幽默的方式去看待吧!因為我相信時間能告訴大家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事實證明我現在還站在這裡,我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就改變自己,但當然還是謝謝大家的肯定(笑)。

問:世界對於女性的審美觀仍存在著嚴格標準,兩位是怎麼看待的?
冠:我覺得二十歲會蠻在意這件事,但其實不需要去在意。比如:穿著,30 歲前跟 30 歲後最大的差別是,30 歲後我選擇怎麼穿的關鍵,在於有沒有覺得那樣的自己很快樂或感到自在,因為穿著的喜好無分好壞,以前會去猜想別人看我是什麼模樣,而去穿那樣的衣服,但現在就不會去管別人是什麼感覺,我那天想長什麼樣子,我就是什麼樣子。
瑋:在無名小站正妹牆、帥哥牆時代,所謂的漂亮,似乎只有一個模樣,而這也是「女人迷」創立的原因,我們想要改變、打破這件事,因為「美麗」是很多元、有著各種樣子和姿態的。
我國小是田徑隊,負責短跑 100 公尺衝刺;國中是游泳選手,主式是蝶式,所以我的肩膀是非常寬,那時候不太曉得所謂的美麗或漂亮是什麼樣子,直到我被班上同學叫「象腿女」,才驚覺原來女生的腳要細才是美,而我這種比較有肌肉的就是「象腿女」。
我從來不會因為我的肩膀而感到丟臉,是在一次試穿衣服時,有個阿姨跟我媽媽說:「你女兒肩膀怎麼長這樣,這麼寬!」才深刻感受到原來我在外表上有這麼多瑕疵,這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衝擊,我花很多時間去理解,到現在已經能接受自己的樣子,雖然我不是美女,但我有自己的可愛,我也還是有小腹,但是又如何,我就是喜歡現在的自己。

問: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去在意他人眼光?
瑋:我不是一夜之間就改變的,而是經過一段自我理解的過程。曾經我把頭髮剪得很短,後腦杓的髮是完全削上去,為的就是不想讓自己馬上被看到,試圖融合在環境裡。直到有天我意識到這不是我所想要的,我要的是做好我自己,如果今天要做的是這件事,那我就把每一天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所以現在就是做自己。
冠:我也是經過了一段時間,大概是跟生孩子有關,因為生小孩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的身體,從懷孕到臨盆之前,身體就很巨大,我是自然產,記得當時過程中的痛覺似乎已大過於我施力的感覺,生完後的兩個月,兩手拳頭都握不起來,才明白原來身體可以用力到這種程度。
小時候也是田徑隊,體能不算差,但生小孩這件事似乎又把身體的潛能往上推進,以前好像都沒有對自己的身體產生過這種自敬自重的感覺,過去都是用一種很多缺點的眼光去看待它,直到生產完,才發覺以前對自己的身體蠻虧欠的,儘管它再怎麼不符合主流美感規格,它就是我的身體,我不需要去管主流美感想什麼,更不需要一直用別人的眼光去看自己的身體。

問:如何定義美麗的女性?
冠:發覺自己對美的觀念鬆綁後,我對於外型上比較喜歡中性或是非主流大眾美的標準,那種越來越耐看的類型,因為近幾年刻板化的美,實在太規格化了,所以一旦看到自我特質很強大、很做自己的人,就會讓我耳目一新。
一開始看瑋軒之前在英國念書的樣子,其實氣質就沒什麼變,很早就已經定位,而且是那種有辨識度的好看,相較於我的每個時期都長不太一樣,覺得還在找自己長的樣子。
瑋:麻煩幫我把「有辨識度的好看」加粗劃底線,謝謝(笑)。
我覺得漂亮女生是當一個人真的很了解自己時,他由內而外所散發出的一種「我知道我是誰」的氣質。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是誰時,那種自在感,會讓我覺得他很迷人。所以真要我說漂亮女生是什麼樣子,我覺得跟外表無關,跟胖瘦更沒有任何關係,而是他很輕鬆、沒有害怕的那種釋然,會讓我覺得美麗。
問:心目中的女性典範?
冠:另類的美或不那麼主流的美,我覺得就是舒淇了,很多明星身上多少還是帶有偶像包袱,但他的率真讓我留下很大的印象,儘管一路走來飽受風雨,但他也不避諱去談論,你會覺得他對於人生的樣貌,就是很游刃有餘,甚至是開口講話也是如此。
瑋:老實說這題我想最久,腦中有想到幾個像是艾瑪·華森、蜜雪兒·歐巴馬等,但我還是會很俗氣地說,就是我媽。沒有他,我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即便他是鄉下的孩子,沒念過什麼書,不是最優雅、美麗、典型的類型,但是他讓我理解到什麼叫「在絕望中,不要放棄希望。」那種對生命的熱情和慷慨,讓我學會分享、學會希望,雖然他有很多缺點,就像我一樣,但我非常愛他。反覆看著這題,如果真要問我心中最好的模範,那會是我的母親,而且我永遠沒辦法超越他。

問:「婚姻」及「生小孩」仍成為女性停止追夢的原因,兩位是怎麼看待的?
冠:我覺得什麼都想要不是不可能,這不是一種逞強,而是不要提前自我設限,先去做你想做的那件事情,不需要先跟自己說,我一定得選,才能往下走,因為在走的過程中,你會想辦法解決前面所碰到的事。
「婚姻」跟「育兒」或其他不可抗力的事情,不是你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先往你想要的方向去,如果有遇到合適的人讓你想要成家,或是想生孩子時,你已經是前進模式,這就是他會接受的狀態、他會接受的你,再慢慢把時間的比重調整,而不是先去為了這件事情,把人生空出這個位子。
瑋:完全同意冠吟說的「不要自我設限」,我發現在工作上越有企圖心的人,對家庭一樣有企圖心,他會想要付出跟工作上一樣的精力,甚至是得到一樣的成就,但在做這些選擇前,應該要更進一步去思考,我們社會的體制、法律的政策、公司的環境等,有沒有辦法先設計好一個支持體系,讓大家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時,沒有後顧之憂。
這是一個很真實的現況,不只是我們自己也包含每個產業,假如公司一位女性主管,他要一年專心生孩子,再請一年育嬰假,兩年後重返職場,但原本的崗位已經有新的人遞補,他高不成,因為有兩年的空白;他低不就,因為也許要重新從第一線做起,所以在這個過程裡,我們應該怎麼去設定一個體制,才有辦法讓每個人能夠在不要自我設限地去實現自我的同時,又不會感到窒礙難行,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
問:如何練習勇敢?
瑋:「親愛的別害怕與眾不同。」是我想給大家的一句話,每天挑一件超出你能力所及的事情做,持續地做,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原來你可以做得到,這時的你已經不會再感到害怕。
瑋:感覺冠吟不是一個會害怕的人?
冠:其實也會,我本身是個蠻容易緊張的人,但我很早就習慣緊張這件事。我覺得剛出來工作的三到五年,就讓自己多去嘗試。不要在工作上,太快跟抗拒的事情說不,因為不試的話,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喜不喜歡,而「喜歡」這個感覺很模糊,你很難確定它,但如果去做了,發現真的不喜歡或是做不來也無妨,而且做不到並不會怎麼樣,羞恥感其實沒這麼大,「做任何事情前不要先說不,至少你試過了不會後悔。」

問:請用三個形容詞描述,認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模樣?
冠:我覺得是「自在」,在二十世代時,會一直嘗試 try to be someone,但是那個 someone 感覺不是自己;第二個是「喜歡自己」,雖然講起來有點土,但這也是我花了很多時間去釐清的,其實不用這麼嚴苛地對待自己,而且本來就應該要很喜歡自己,像我的孩子罵罵,現在還處在一個很愛自己的狀態,他覺得自己超迷人的,每次看鏡子時,都會陶醉在自己圓圓肉肉的身型中(笑),看到這樣的他,也不禁讓我去想:「人到底是在什麼階段,把這個能力丟失了?」這也是我經過一段自我厭惡的批判過程,才領悟出來的。
最後是「勇敢」,但這是一體兩面的,感覺我的書名好像一直叫大家去逞強,但其實不是,而是你應該去接納自己真正的模樣,用你原本的樣子去對應這個世界,這也是我在流產後才學會的事。以前我一直隱隱地覺得,如果一直悲傷下去,實在是太遜了,但學著接受現在的樣子去面對世界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就是會緊張跟焦慮,沒有關係的。
瑋:第一個是「讓我的格格不入,變成一種與眾不同」,我想強調的主要是格格不入,無論我在哪裡、能不能融入,我想說的是,我就是我自己;第二個是「活在當下」,這個活在當下是,不要用昨天的過錯懲罰自己,不要盲目地活在對明天的想像,把今天毫無遺憾地過好,面對現在,把每一天累積起來,其實就是最棒的一生了;第三個就拿我自己的名字吧,就是張瑋軒,應該說是活出張瑋軒的樣子,他不是任何人、不是任何那些我們所知道的誰,他就是張瑋軒,如果可以這樣,我覺得那真的是我很幸運的事情。
文 張雁婷
攝 許芳瑄
場地協力 素晴屋
─ 小日子社長 劉冠吟 新書 ─
《女子力不是溫柔,是戰鬥》
─ 女人迷創辦人張瑋軒 新書 ─
《親愛的,別害怕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