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大叔生活手帖
切仔麵、合菜、飲茶
兩個人真的比較好點菜
┃黃威融┃
一個人生活最大的麻煩之一,是外食的選擇有限,過去大叔單身時期偏愛單點滷肉飯搭配蘿蔔湯,或去麵店點一碗麵填飽肚子;如今兩個人過日子的好處之一,是能一起點菜,特別是可以去身邊的 ×× 小館(請讀者自行填入你愛去的店名)吃合菜,這是兩人生活最幸福的事。
說到一個人可以享受的小吃,過去大叔走訪臺灣各地建立了一個人的美食清單:臺南國華街的葉家小卷米粉、高雄火車站附近的汕頭意麵、花蓮市的羊肉麵 ⋯⋯(如果要看更多推薦,直接去看大叔生活偏見雜文集的 P40-58)。
雖說一個人可以享受的美食很多,但有些食物,真的兩個人(或志同道合的三至五人)一起點菜更理想,好比說切仔麵,一個人去吃當然也很過癮,但是兩三個人一起,可以點很多小菜(大叔不建議六人以上去這類小店,它們多半安排的是四人桌,頂多角落有一兩張中型圓桌,六個成人差不多就滿了)。
大叔初次跟鄰居女友去蘆洲湧蓮寺旁得勝街上的大廟口(這是店名)吃切仔麵,一看到穿著白色汗衫、額頭綁著毛巾的年長男老闆,一會兒揮動著笊籬煮麵、一會兒拿著刀子俐落分切不同部位的豬內臟,大叔立刻迷上這位主廚專注烹煮的模樣,鄰居女友以資深食客的前輩身分,直接點了三層肉、豬肺、鯊魚煙、油豆腐、青菜,主食點湯粉麵(切仔麵+米粉的混合版)。
兩個人一起吃切仔麵,原來是這麼幸福的事,可以點這麼多菜!去切仔麵店要點三層肉,不要老是點嘴邊肉和肝連,三層肉兼具肥瘦口感,在口中迸發的油脂再喝口湯,體會豬肉的深層甘甜;豬肺、豬心也好,豬肝也很推薦,生活在臺灣的我們很幸運,不必花大錢就能吃到新鮮的豬內臟,至少一定要點一款;鯊魚煙或燙花枝,建議要點一項,說也奇怪,這類切仔麵販賣的鯊魚煙,常常比專賣鯊魚煙的店好吃;這樣的店,油豆腐通常會很好吃,青菜上面澆灌的油蔥,根據鄰居女友的說法,工作頂真的老闆,一定是清晨開工自製油蔥。
另一個可以見證兩個人用餐比較幸福的場所,是臺灣處處可見的 ×× 小館。當鄰居女友化身為設計系兼課老師或者飲食文章趕稿者,沒時間下廚,我們偏愛吃合菜。以前大叔常約工作伙伴去臺北市中心仁愛路的忠南飯館,人多好點菜,現在跟鄰居女友兩位也可以去(我曾在現場遇到隻身前往的日本女子遊客,真的很難點菜啦),通常點三樣,芥藍或韭黃牛肉(有菜有肉)、泡菜回鍋肉(也是有菜有肉),再搭配一個雪裡紅或開陽白菜,這真是在臺北生存的重要理由。可以這樣點菜的小館,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伙伴(正餐之外的宵夜,例如白粥配家常菜,根據古法製作滷味的深夜麵店,這是另一篇專欄的主題了)。
適合兩個人以上發揮的餐廳,飲茶絕對是。在此時此刻的臺灣,要吃到起碼水平的港式飲茶,非常艱難,不少高級餐廳食物好,但價格太高,要不雖然平價但吃起來毫不感動。幸好臺中市南屯大業路上的金寶,多年來始終提供水準以上的食物,環境從來算不上乾淨,服務態度也不親切,但是食物真的好;新北市中和華新街上的祥鈺茶樓,腐皮卷堪稱天下第一,兩個人可以點六七八樣,這是兩人飲食最幸福的時刻了。●
黃威融 編輯人,寫作人,創意人。告別上段婚姻後,50 歲時認識新女友,以交往為前提,成為共同生活的鄰居。這幾年除了開編輯課,更想分享大叔跟鄰居女友的生活故事和人生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