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搖滾與電影的撞擊實驗

一個音樂祭     現場演出與電影串接

口述、攝影=王銘
當過雜誌編輯、開過Live house。創辦「地球的聲音」活動籌辦公司。
希望把環境、動保、弱勢等社會議題變成有共同記憶的活動。
文字整理=鄭曉雯

音樂與電影的故事,往往是創作的來源。
音樂與電影的故事,往往是創作的來源。

臺灣現在有各式各樣的音樂活動,我一直希望舉辦的音樂活動是可以創造一群人的「共同記憶」,讓大家在熱鬧散場之後,心裡會裝滿感動帶回去,甚至一、二十年後想起來,還記得那場表演的感受。

我持續關注獨立音樂裡面的小型獨立樂團,尤其是後搖滾(Post Rock)類型的音樂創作者,因為現在的音樂環境中,流行搖滾、重金屬的樂團能夠得到上台表演、被聽見被看見的機會很多,但是後搖滾的獨立樂團幾乎就是獨立音樂裡的再獨立,需要透過舉辦音樂祭來讓樂團和群眾可以有更多的互動。

音樂和電影一直是我生活裡不可缺少的養分,常常看完電影會留在心裡的感受,甚至會轉化為創作的想法,也啟動了現場演出結合電影跨領域表演的想法。

北野武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導演,他身上有一種「幽默」與「硬漢」並存的性格。在電影裡是以暴力的黑道角色出現,但是在電視節目裡以搞笑見長。北野武的硬漢性格是展現對自我鞭策上,嚴格地要求自己扮演好每一種角色。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一個人,讓你想要學習擁有他身上的元素來面對生活裡的酸甜苦辣,而北野武的硬漢性格和幽默,就是我想要學習的對象。所以用北野武的電影《花火》進行音樂創作,來向他致意。

許多音樂創作者都有這樣的共同經驗,用音樂來說自己想說的話,同時也說出了別人想說的話,有許多獨立樂團的朋友都默默地關心環保、動保、弱勢等各種社會議題,希望能夠邀請更多的朋友來參與不一樣的音樂活動,聽見大家想說卻說不出口的想法。

《來電影院聽一場演唱會吧》 2015 .1.10-1.11

新民生戲院(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190號)

標籤:標籤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