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靈異照片當專輯封面?
英國樂隊的音樂奇想


一張專輯 厄蘭狂歡節《夜鶯》



2009 年尾聲,我和友人前往倫敦旅行,身為足球迷的我們,特別安排了一趟北倫敦足球朝聖之旅。記得那天行程最後,我們來到了北倫敦著名住商混合區Ponders End,踏著悠閒的節奏,在散步中觀看著一棟棟歐式建築,卻不知無意間已一腳踏進了倫敦恩菲爾德自治市(Eneld)。你可能會疑惑,恩菲爾德有什麼特別之處?

2011 年,倫敦民謠樂隊厄蘭狂歡節(Erland & The Carnival)(註)推出第二張專輯《夜鶯》(Nightingale),看到封面上那張由英國每日鏡報攝影師葛拉漢.墨里斯(Graham Morris)所攝,「恩菲爾德靈異事件」中飄浮的珍妮.哈吉森照片,我才明白,當年所見那片連棟老舊建物的無人住宅區,正是電影《厲陰宅2》的故事發源地。

擅長營造迷幻氣氛的厄蘭狂歡節, 經常從七○ 年代的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詩人T.S. 艾略特的詩句,以及電影取得創作靈感。專輯錄音常不按牌理出牌,《夜鶯》是他們於一艘停泊在倫敦泰晤士河旁的船內所進行的錄音作品,專輯中還可聽到船艙與自然的環境音;首張專輯僅僅花費七天錄製,在布勒合唱團(Blur)主唱戴蒙.亞賓(Damon Albarn)的個人錄音室Studio 13 裡完成。

至於為什麼要用「恩菲爾德靈異事件」的照片作為唱片封面?因為主唱厄蘭.庫柏本身非常迷戀英國七○年代的流行文化,他的作品中經常反應出對於影像出色的描摹與想像。《夜鶯》是一張將「恩菲爾德靈異事件」這種瘋狂、毛骨悚然視覺意象注入音樂的創作,和事件本身晝伏夜出的氣息不謀而合。

如果音樂肩負著對當下社會景況的映射,那麼我想《夜鶯》的確真實反應了七○年代恩菲爾德的在地鄉野文化。「飄浮的珍妮.哈吉森」無論難辨的真相為何,至少已在厄蘭.庫柏心中建立一種黑色與絕望,甚至超越事件本身的靈異假想,呼應封面那張高高躍起、不合常規的超自然狀態。

如同美學評論家約翰.伯格在《另一種影像敘事》裡提到:「攝影擁有一種獨一無二的敘事類型。」文字或音樂則進一步加深了影像的力道。正因如此,厄蘭狂歡節的音樂提供給我消解恩菲爾德、一段旅程,及重新思考聲音與影像依存關係的途徑。每當《夜鶯》響起,恩菲爾德凋零的街景便重現在我的眼前。●





文、攝 (OR)伊森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