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夏的巴黎回望歷史
聆聽城市的青春紀事


一種觀察 巴黎六八學運 50 年




初夏的巴黎溫度涼爽,五月底接連遇上好幾個晴朗的天氣,萬里無雲還有微風輕拂,公園裡擠滿了人,大家聚在草地上曬太陽、野餐、喝啤酒、閒聊抑或是躺著放空。全城幾近狂熱地用「最法國」的方式過生活,以閒散慵懶的氣氛展現對「享受生活」態度的無比積極,迎接夏日的來臨。

在此氛圍之中,法國也迎來「五月風暴」(Mai 68)50 週年的紀念。這個發生在半世紀前的歷史事件,起因於當時年輕人對社會僵化與世代差異等複雜問題的反動。由大學生率先發難,後來勞工團體也集結加入, 事件越演越烈,撼動了整個社會與國家政權。五月風暴以結果來看,並未成功圓滿,甚至早夭失敗,卻喚醒全法國人對身處時代的省思。時至今日,當法國人回望近代歷史時,絕對不會忘記此一重要事件。





50 年後的此刻我走在巴黎,發現回顧五月風暴的展覽與活動隨處可見。在當代藝術扮演重要角色的龐畢度中心,即以「68年5月—公民議會」(Mai 68 — Assemblée Générale)展覽重現當年運動的標語、宣傳製作物與檔案資料,試圖在美術館中重現當時的街頭現場。

法國電影資料館則推出「克里斯馬克—製片人的七段生命旅程」(Chris Marker, les 7 vies d’un cinéaste) 回顧展覽,以這位神祕電影創作者的影像時空穿梭旅程,重返當時喧囂躁動的氛圍。而法國國家檔案館也有「68,權力的檔案」( 68, les archives du pouvoir) 展覽,將國家相關單位所收錄的珍貴史料展示出來,提供另一種思索歷史的面向。

總聽聞法國人的哲學思考訓練從小開始。當我走在龐畢度中心的地下室展間,閱讀那些檔案文件,試圖理解一段我不熟悉的歷史時,旁邊一位老爺爺帶著小孫子站在其中一張照片前,開始講述當年他所經歷的過往,並非常有耐心地回答小孫子提出的種種問題。懵懵懂懂在一旁聽著的我突然驚覺,或許這正是生活裡發生的「世代對話」!在當下的時空中,歷史不斷地被討論與重新講述,就產生了新的意義。

看完展覽,又回到夏日假期的慵懶氛圍中,但心緒似乎還陷在當年的革命狂潮,回望歷史竟能讓心靈如此充實飽滿,是旅程中意外的收穫。●





文、攝 許耀文



許耀文 喜歡看電影,藉由宣傳電影維生,也被電影帶著走訪許多地方,希望藉由書寫記錄下沿途的美好與風光。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