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森林深處
在巴西南方小鎮學畫
一堂藝術課 巴西庫里奇巴學畫記
一腳踏進巴西藝文寶藏城
街道整齊、乾淨,隨處可見環保綠建築及公園綠地的庫里奇巴(Curitiba)位於巴西南方的巴拉那州,是巴西第七大城市。除了是全國植被率最高的公園都市外,還是世界 BRT 公車捷運系統發源地,以及巴西最多劇場藝文活動的城市之一。
筆者多年旅居於巴西里約、聖保羅等地,因參加當地旅行團而認識這自然藝術文化之城,去年更決定飛往南方首府大城庫里奇巴長住,並向當地的美術老師學畫,從生活中,深入感受庫里奇巴的人文之美。
在巴西的庫里奇巴居住了一陣子,很喜歡這個夏天均溫 25 度,有老松樹、乾淨藍天,以及看不完的表演活動和展覽的地方。庫里奇巴的藝文活動向來興盛,享譽國際的巴西國寶建築大師 Oscar Niemeyer 還為這裡蓋了現代藝術博物館,供當地藝術團體發表作品與教學,此外,還有數十間博物館美術館,不斷刺激我想學畫的細胞。
於是,我找了半公益的政府文化中心 Centro de Criatividade de Curitiba,這是為經濟資源較缺乏的孩童提供免費藝術教學的地方,也有針對成年人的收費課程,每堂課僅收臺幣 80 元,教畫老師大多是志工性質。我參加的是綜合繪畫課,在這裡認識了當地藝術學院畢業的女老師 Rosengela Grafetti。
我們上課的時間是每週二、四下午,地點是依著河水和老松樹群的 Parque Sao Lourenco 大公園,Rosengela 像是大自然裡的繪畫精靈,總要帶著同學們走到教室外畫畫,我們有時提著畫架,到湖面映著夕陽的公園,先在公園步道小跑,休息一下再開始畫畫。有時撿拾落葉、松果、樹葉拓印,為畫畫習作增添些真實的大自然之物。
有幾個假日 Rosengela 提議,到她距離庫里奇巴車程半小時的小鎮——夸特魯巴拉斯新家畫畫。Rosengela 的新家前棟是畫室,後棟是住家,兩棟之間有小步道和庭園,門前則是水庫和森林。我和同學們各自帶習慣用的油畫、水彩、墨水等顏料來到這裡練習,Rosengela 一邊指點我們作畫,一面又從廚房端出煮好的薄荷鳳梨熱茶和巧克力餅乾,有時她還用吉他彈奏輕快的 Bossa Nova,我這容易分心的學生,往往沉醉在畫畫與音樂交融的光陰裡,而忘了動筆。
有幾個長假,Rosengela 吆喝大家背起登山背包,裡面裝著巧克力餅乾、充足的 水、畫具、手電筒,一起走進森林深處,找顆石頭坐下,為透著陽光的大樹和落葉速寫上色,畫到天黑來不及回去,就在森林裡紮營,第二天醒來,欣賞陽光穿透樹林的層次,在舉目所見只有我們幾個人的地方,深呼吸冥想。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跟著 Rosengela 划船出去,在搖晃的船上畫畫,她要訓練我們快速記錄陽光變化的蹤跡,那天船上有從事服裝設計的 Maria Teresa 和我及她,三人在船上快筆速寫,輪流划船,我們的頭髮被河風狂吹亂扯,彼此還打趣地說,今日河神塑造的新髮型,可以讓 Maria Teresa 的服裝畫更有看頭。
散髮、扁舟與我們的畫,默默構成一幅美麗的圖,我突然想吟首李白的詩句「明朝散髮弄扁舟」,雖心無愁緒,只覺得一首瀟灑飄逸的詩,灑落在我們三人心中。自畫途歸來,這段學畫記憶一直深刻於腦海,未曾稍減過。●
文、攝 蔡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