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城市日常
到雲南大理 去逛菜市場
一座菜市場 雲南大理 北門市場
每訪異域記得要去逛菜市場
市場的世界,是城市中最日常卻又最溫暖的樣貌。一旦走進,總有無法預料的事發生,可能遇到不熟識的人,硬生搶走手中挑選好的蔬果,聽見互不認識的阿姨,在菜攤前分享彼此的料理心得,又或者和媽媽們一起,嘖嘖稱奇,圍看小販展示各式神奇商品。
出國旅行,不要錯過到當地菜市場走逛的機會,細看蔬果魚肉雜貨的差異,小攤老闆處理食材的方式,發掘許多不曾聽聞的新鮮事,近距離和在地人互動,也許最後會發現,菜市場比觀光景點來得有趣多了。
每到一座城市,就會去探訪菜市場,總覺得這樣才算真正來過,因為貼近了最真實的城市面容。造訪大理,想當然也要去菜市場走走看看,於是我在抵達大理的第二天,和友人一早約在據說是大理古城內最大的菜市場──北門市場。
低緯度、高海拔,氣候溫潤潮濕,土地豐饒,在這些綜合地理環境下,大理自古盛產品質優良的蔬果和菇類,對喜歡烹飪的人來說,這裡絕對是採買天堂。尤其是菇類,品項之多簡直出乎人意料,當友人說出:「這裡也有賣毒菇。」我心裡嘀咕:「怎麼可能。」一走到擺滿各式各樣菇類的攤販前,老闆告訴我說有哪幾種菇類有毒時,我才相信了。
大理人愛吃菇,餐館中四處可見主打野生菌菇火鍋的招牌,即使是毒菇,因為貪戀豐美口感,他們也有對治之道。聽店老闆說:「水滾後煮 15 分鐘以上,毒性就會消失。」前天晚上,和朋友吃野生菌菇火鍋時,服務生在水滾後倒入各式各樣的菇類,另外還給了一個計時器,他再三叮嚀筷子不能入湯鍋翻攪,當時就知道鍋內有毒菇,但在菜市場裡親眼目睹攤販販售,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大理靠洱海,鮮魚是少不了的。有趣的是菜市場內只賣活魚,一籃一籃的水盆裝著滿滿活魚,不斷吐出泡沫,不時還會躍出來,我當場就被好幾隻魚掃到腳踝。 而且買魚時,大嬸會現宰現剖,砧板就放在地面上,看她以站立彎腰的姿態在砧板上剁魚,霸氣十足。我站得遠遠的,果然鮮血四濺,只好強裝鎮定。
買好了魚,終於可以看一些秀麗景色。大理除了盛產菇類,蔬果也是一絕。各式各樣在臺灣沒有見過的蔬菜,金剛草、魚腥草、水芹菜、苦刺花、板藍根、蕨菜,隨處可見的還有玫瑰花瓣。原來大理習慣以鮮花入菜,嘗過的一道玫瑰花炒煎蛋後來也榮登我最喜愛的菜餚之一。
正當看著翠綠蔬果心曠神怡時,突然看到冒著白絲的豆腐,原來是黴豆腐,有點類似臭豆腐,路過的路人熱心地說:「越多黴菌絲越好吃喔!」除了在菜市場內看到許多獨特當地食材,當地人的熱心也讓我印象深刻。
想要了解當地料理時添加的香料種類,乾貨攤也是不能不逛的地方。好多未曾謀面的乾貨,像酸木瓜乾、地參、草果,還有鵝黃色半透明狀的皮蛋,看得我們眼花撩亂,繞著婆婆問東問西。
轉身離開時,一位大嬸背著菜籃走過來,笑著和乾貨攤的婆婆打招呼。我回頭看著沐浴日光下的北門市場,有著獨特美好的日常氛圍,這就是我喜歡菜市場的原因。儘管販售著不盡相似的食材,卻是一樣地餵養了城裡的人們。●
文、攝 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