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不同的人,各自的日常生活
需要不一樣的音樂
我們想作一個跟音樂有關的題目,緣起於今年夏天的某次南下採訪行程,回程北上幾個工作夥伴坐在同一台車裡,因為RADIOHEAD七月底來台演出,就放了一張他們早期的專輯,聽了幾十分鐘,有個伙伴忽然說,他們的歌實在不適合在密閉空間聽,聽RADIOHEAD的音樂應該是坐在寬闊的草坪、曬著晴朗的楊光一邊喝啤酒一邊聽才對味。此話一出,另個伙伴立刻說,其實我不完全認同你這段說法,但是你形容音樂的方式很吸引人,下半年我們來作個音樂跟生活的題目吧。
於是有了這一期的「日常生活需要音樂」。《小日子》不是音樂雜誌,所以不是要跟大家講述音樂歷史或分析偉大專輯的成功因素,而是從生活的角度找到人和音樂的親密關係。曾經很重要的實體唱片行Tower Record的日本分店,多年以前提出這句很酷的標題:「No Music, No Life」。實在讓人不能再同意更多了。聽音樂是日常生活裡很重要的一部份,我們邀請身邊的朋友們分享在不同的生活脈絡裡喜歡聽的音樂。不同的人,在各自的日常生活裡,一定需要不同的音樂吧。
在布拉格工作生活的攝影師張雍,在暗房洗照片都在聽什麼音樂呢?作家劉梓潔因為練習瑜珈,接觸了那個世界許多好音樂;寫小說也寫食譜書的美食愛好者袁皖君,認為做不同的菜要聽不同的音樂;archicake創意總監格子習慣凌晨夜跑聽音樂,甚至是為了好好聽音樂去跑步;導演陳映蓉、舞蹈家周書毅、創意人黃頌恩和戲劇治療師林嘉文跟我們分享了不同生活狀態會聽的的音樂。
一個人喜歡聽的音樂清單,就是她∕他的生命簡史。一個人喜歡聽什麼音樂,絕對是非常主觀、沒什麼好討論校正的,那就是我們私密生命的重要部份。看了這期《小日子》,希望大家的生命能夠有更多選擇,朝更豐富的方向前進,至少在聆聽音樂的選擇上是這樣。
雜誌目錄
封面故事
日常生活 需要音樂
攝影師張雍在暗房洗照片聽的音樂
作家劉梓潔練瑜珈聽的音樂
作家袁皖君做菜聽的音樂
設計師王耀邦夜跑聽的音樂
導演陳映蓉聽的音樂
舞蹈家周書毅聽的音樂
創意人黃頌恩聽的音樂
戲劇治療師林嘉文聽的音樂
放送好音樂的地方——早秋咖啡.時常買生活道具.WhipelField
聊聊天
李維菁 × 楊士範︰
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會在哪裡,不過戀愛除外
一件事
秋天當季食材金針
起司果醬蛋吐司
彈性素食者
用倒立姿勢離開這世界
少一點市場操作的藝廊
不畏懼發言的小小書店
東京池袋的同人女商圈
墨西哥革命山城
專欄
劉奕成︰水啊水
馬世芳︰看演唱會該做、不該做的事
溫慧玟︰嘉年華會型式的藝術生活節
內容簡介
於2012年4月發行《小日子享生活誌》創刊理念源自想要創造一本屬於台灣土地的生活風格雜誌,內容涵蓋設計、建築、飲食、音樂、電影、閱讀等。
有鑑於市面上主題雜誌太多,小日子團隊認為編輯到位才是重點,因此我們採取的製作手法,不追求濃妝艷抹的重鹹口味,而是將純粹道地的材料原味呈現給對於簡單美好生活有渴求的讀者,這些人散居在各行各業,在意知性閱讀的質感,也積極追求感官的愉悅靈敏。
當愈來愈多人熱衷過屬於自己舒服的小日子,我們的社會就真的變成一個生活有風格的地方,這不但讓我們活得更好更有意思,更會讓這塊土地變得更有創意、更有文化爆發力。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