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22   Organize and Reset


為茫茫書海建立秩序
是我的幸運也是幸福


 張妤瑄   簡子鑫  特別感謝 國家圖書館



┃周倩如┃



周倩如 國家圖書館館藏發展及書目管理組主任,從事圖書館事業至今 28 年,目前帶領著 26 人的精英部隊,負責圖書資料徵集及編目等相關工作,以知識傳播、推廣閱讀為己任,待人溫和正向,像是一顆溫暖照亮他人的太陽。




看書這件事從小時候就根深柢固在我的心裡,當時便經常流連於臺北市立圖書館之古亭分館與各種書店,發現圖書館和獨立書店歸類書本的方式大有不同,多數書店有著自成一格的分類方式,可能根據作者、主題、出版社⋯⋯等排列,有別於國立圖書館皆是以中文圖書分類法(十大類)整理書籍。





每當我在書本的環繞之下、知識的汲取之中,內心自有一股安心與充實感油然而生,嚮往著在書香環境中工作,於是我便立志進入圖書館學系就讀。圖書館學系教授的整理及分類技巧,透過轉換能應用於不同專業領域,包含有些同學畢業後會到偏鄉小學做書目建檔、美術社分類美術書籍、證券行整理股票,常見如書本、鮮見如織品,其實各行各業中都存在著類似的「整理人」,透過我們獨到的整理邏輯去分類實物或資訊,建立資料庫,梳理出產業內容的脈絡和邏輯,進而能幫助產業順暢營運。





而在國家圖書館中,每天都會有大量書籍經由不同的管道徵集(註)入館,我身處的「館藏發展及書目管理組」工作內容便包含蒐集出版資訊,將入藏書籍初步先清點整理,進行書目資料的登錄與建檔,並為每一筆書目紀錄製作索引典來讓程式可讀,增加語彙檢索點(類似關鍵字),排列書籍順序,讓民眾在搜尋館藏時不只能找到暢銷書,更能將該檢索點的相關書籍一次網羅。

接著再透過實體貼書標和條碼,讓閱覽單位人員可以上架書籍到正確的位置,民眾便能上網以關鍵字查詢書籍,依照索書號在架上找到對應的書本。而館員就是像行走的資料庫一般,當讀者有閱讀需求,館員便需要快速在幾千幾萬冊的茫茫書海中,找尋到最適合讀者閱讀的類別。





除此之外,國家圖書館肩負著典藏全國圖書文獻與傳遞知識的任務,不僅經常與出版界聯繫維持良好夥伴關係,為落實完整保存國家圖書與文獻,更多時候需要透過和學者交流,更多時候也需要和學者溝通送存,部分臺灣學者畢生的研究心血,也許在現階段已達到一定成果,但仍是重要的文化資產,而這些知識與資源便會是我們主動去徵集的內容。





像是近期徵集了「南島語研究之父」李壬癸院士,在過去透過拜訪夏威夷當地耆老,所收穫的相片、音檔或手稿,這些資料如果只是長期收納在學者家中,也許不一定會是最好的保存方式,於是我們會將它徵集進館,轉存數位化並將正本以恆溫恆濕的技術妥善保存,在未來研究上需要使用時,就能派上用場。

國家圖書館就像是一個有機體般的存在,會隨著時代的腳步發展,同時保留有價值的傳統文化資產,讓知識傳播生生不息。而身為館員最重要的則是能透過自身整合與判斷技巧,精準回應每一位讀者的需求,提供最適合的書籍,反之,可以藉由這項工作接觸到不同的專業,對自己而言也是一種知識的成長,因此,我感到十分幸運和幸福。●



┈┈┈┈┈┈┈┈┈┈┈┈┈┈┈┈┈┈┈┈┈┈┈

Cover story 122   Organize and Reset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