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9
說說話
我的青春就在那裡了
沒有任何人事物需要我去榮耀
┃ 安溥 anpu ┃

不消費青春這個標籤
在這十年間做了《煉雲》、《曾經與你相遇前》等好幾場演唱會,也出了三首概念性極強的單曲,靈感的涓流仍在流淌,從未在她身上枯竭,安溥依然時常待在錄音室,寫她的字、她的曲。
但疫情打斷了生活,每個人都得重新調整跟世界相處的節奏,安溥也不例外。被迫空白下來的時間,讓她終於能好好停下來整理過去,逐漸釐清自己在這個年紀以及這樣的人生狀態裡想要過的生活,也在好友黃小禎和ciacia 何欣穗的鼓勵下,決定從原本計畫明年發行,仍在製作中的新專輯岔出,選擇重新拾回與集結過往14 到17 歲青春時期所寫的創作。
「我覺得每一個創作者的際遇都不一樣。我很早就想要研究或呈現出像《神的遊戲》那樣風格的詞曲創作。但在二十歲左右的階段,我找不到人能夠呼應或回應我的需求甚至是我的渴望吶。千禧年時期華語流行音樂的多元性比起現在,真的還不夠多。
我覺得《9522》這張專輯裡面存在著當年我所渴望討論的音樂想法,無奈青春時期無法實現,後來簽約當唱片歌手,也因為有著想在那個體制內率先完成的作品,所以時間點也對不上。即使中間有過一次機會把這些作品集結,我都放棄了。反而是等到我終於走到了一個年紀,有了時間的沉澱,我的聽眾也更認識我是什麼樣的創作者,不會覺得我推出這張專輯是在賣弄青春,不會認為我在標示自己是個早熟超齡的少女,(我所害怕的)標籤都終能淡去,才是我認為適合的時機。」

總有長大才能明白的事
但是安溥的確早熟。與其稱作是早熟,更說是安溥接收世界的敏銳感官與邏輯不是當時同年齡的人能夠呼應的。安溥也笑著坦白,自己的精神思考和日常生活個性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現實面上對於青春期甚至是對自己身體的探索都是非常後知後覺的,是直到開始翻閱心理學、社會學的書籍,才逐漸了解到每一個人其實都受限於成長過程裡能習得的經驗。
「每個人都有他的privilege(特權),也有被侷限的感官,如果能更去認知這件事情,就會知道為什麼當你穿得很乾淨的時候,有人會羨慕你;當你玩得亂七八糟時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它其實都透露了我們在成長過程裡面接受到的各式各樣社會階級觀點。當我長大以後明白這件事時,就會突然明白我的後知後覺,是因為我的青春期是缺乏這些意識所造成的。」
安溥也有她的特權,她的原生家庭是她的特權,卻同時也是標籤。標籤從來都是世界如何快速且簡易理解一個人的方式,而成長本身也是一連串被世界貼標籤的過程,與其耗盡氣力去抵抗標籤,安溥顯得豁達視之,但藏在那份餘裕下是一股強烈的驅動力,幾乎飢渴地,將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創作裡,讓人生不要後悔,是她如今的醒悟,語氣說得輕卻格外意重。


畢竟你是個那麼喜歡寫字的人
新專輯《9522》承載了安溥從青春期以來,身為一個女性在成長時光裡對世界的種種認同與不認同,裡面有覺悟、有和解、亦有傷害與淚血。我詢問她在生命的哪個階段裡,會認定自己已經不是女孩,而開始是個女人了?安溥思忖了一會,彷彿害怕我會錯意般,慎重地說:
「當我第一次想到要保護好自己時,我覺得我是個女人。」
她繼續說:「當我們還是女孩的時候,常會覺得我們要奉獻要犧牲,大部分成長的故事裡,都會出現那種(不算是委曲求全)但就是會有一種面對男孩或社會的要求時,會自己決定先捨棄掉保護自己的念頭。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其實不是不了解這是犧牲、是剝削,可是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籌碼可以好好保護好自己。
我並不覺得想保護自己的人,一開始就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就像以前對待藝人好像MV 能連續拍三十個小時才算是敬業,但卻讓身體開始狀況連連,我才意識到,除非你自己能明確地說出對方不能『這樣』對待你的身體,不然沒有人會知道彼此的底線在哪裡。於是當我發現要保護好自己的念頭大於其它一切時,我就覺得我再也不是女孩,是個女人了。」
三十到四十歲的階段,安溥淡出幕前,歷經了結婚生子離婚等人生階段的狀態變化。在掏盡身心做完專輯《神的遊戲》與《煉雲》演唱會之後,她選擇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與家庭,也試著讓自己學習不去(做有目的)寫作。「畢竟你還是一個那麼喜歡寫字的人,也是個相信心裡有旋律的人,你不可以讓任何事情吞沒了這塊。」安溥的眼神看起來又更柔和了,我相信這句話是說給她自己聽的。

我心底的那個小女生想說的話啊
很多人迷戀安溥的歌詞,她善於記錄世間浮相卻不流俗,是思慮之深下的反芻,有些像詩、像細語呢喃、有些也義憤鏗鏘丟擲有聲。安溥
從青年時期就一直寫,從13 歲開始寫詞,如今可能寫了上百首、上千首,有的成了膾炙如你聽過的〈寶貝〉、〈關於我愛你〉;有的成了別的歌手口裡傳唱的;更有的依然深藏在安溥的筆記本裡攢成了她生命的積累。「或許與其說是音樂,倒不如說是寫字這件事情讓我保持清醒,使我安定。當大家視我為異類,不懂我想的或我寫的東西時,我就會回頭看看我自己寫的,或者自己能寫的,我還是會相信,其實我不是異類,也不是奇怪的人。」
專輯《9522》是一個女人重新理解過往青春期時唱出的詩篇,在創作中跨越了時間的維度,重新跟過去對話,是安溥用她自己的方式去肯定自己的青春,也去honor(榮耀)青春裡出現過,那些曾經讓她自卑、或曾經讓她傷心,或是給過她鼓勵的所有人。
「現在回看,即使實際上是 25 年前寫的東西,你說它是今年寫的,我也覺得不會有人認為不好。那就代表這些歌,或是 15 歲時的我,安然通過了時間的考驗。我把這些歌曲當作我的哥哥姐姐。我由衷感謝,這些是我這一生裡發生過的事情,就算當時有覺得傷心或是不好的時候,我還是非常珍惜。」
但整張專輯製作歷時兩年多,不算短的時光裡,疫情的擾動、她的人生感情狀態也有了轉折,我追問安溥,原先做專輯的起心動念難道沒有改變嗎?
「的確,當初是懷著想要榮耀的心態去做這張專輯,但等到整張專輯做完、聽完以後,才發現製作這張專輯給我最大的禮物其實是——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人事物需要我去honor,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我才明白我內心深處裡那個小女生,唯一想跟他們說的只是—」
「謝謝,對不起,我愛你。」●

後記一
開始拍攝時,安溥就稱讚攝影師的刺青好看,化解了空氣中無形的緊張。他們時而低頭細語溝通表情動作,安溥總是笑笑的,她無形中散發的溫柔有魔力,會讓你忘掉周遭,只專心看著她說話。採訪的過程是極度燒腦的,安溥總會透澈地闡述著她眼裡的世界,回答的字句都是她心底反覆的推敲、是熟慮過後的詮釋,她從不輕易地回答,因為她深知說出的每一句話、寫下的每一個字詞,都有重量。結束時,安溥好好握了我跟攝影師的手,也說了謝謝。她說她努力把握每一個採訪拍攝和跑宣傳的場合,她引用蝴蝶效應來解釋,善待每一次緣分,你永遠不知道這些緣分會在未來成為保佑或觸動到誰,或許這篇訪問會讓下一個愛因斯坦看到也說不定,她是這樣說的。
文 HaoHao Lin
攝 Kris Kang
妝 PurpleStar
髮 [email protected]
造型 張熏尹
安溥anpu 創作歌手,曾以筆名張懸發行四張華語專輯,並以歌曲〈玫瑰色的你〉獲得金曲第24屆最佳作詞人獎。於2015年放下張懸之名, 重拾本名安溥再次出發。其創作風格鮮明,詩意詞風映照著時代眾生, 直抵人心。甫發行個人第五張華語創作專輯《9522》。近年也以製作人身份跨域到演唱會製作, 一再呼喚各大音樂創作者能找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