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90 My Favorite Place in the City
散步到東區選物店
擷取創作的自由靈魂
┃ Pip ┃

Pip O.OO 設計工作室負責人之一。致力於實驗性的設計模式,鮮明的色彩是作品特色之一。自詡為工作狂,假日被工作填滿也樂在其中,在臺北最愛吃詹記。為今年中華民國國慶主視覺設計師。
我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大部份的工作狀態都在電腦前,沒有什麼逛街的機會,這樣的工作習慣,也讓我的購物目標非常明確。衣櫃裡的風格就只有兩種,一邊是舒適百搭的衣服,平常工作穿;另一側風格比較浮誇,我都笑說那是舞臺裝,像是受訪、出國、特殊的場合就會用得上。
我的愛店李畢福服飾店是一間個性很強烈的服飾店,與其說是服飾店,不如說是老闆的選物店,沒有被定義的樣子,裡面布滿他設計的衣服、國內外他喜歡的服飾品牌,還有各種收藏品,我來都能找到我所需要的,它還會給我些意想不到的。


像這樣的小店,創辦者是核心人物,每個商品都是個人性格的一部分,在那邊買東西,就像與某個時期的他相遇,他所期待的買主,同樣是可以理解他的人。
負責人陳泓普跟我十年前就認識了,那時我在實踐大學讀視覺傳達設計,他念服裝設計,在學時就很崇拜他的才華,欣賞他獨特的品味,像小粉絲一樣默默地關注他,後來有一天在無名小站收到他的留言,問我願不願意當他服裝秀的模特兒,就此牽起了緣分。畢業後,我們各奔東西,他繼續朝時尚圈發展,做藝人們的造型師也自創品牌,我則是在設計界耕耘,在社群上互相關注,不常聯繫但彼此關心,直到這間店開了,才讓忙碌的兩人找到理由與動力相見。

我會喜歡這裡,不只是因為我認識他,而是整間店傳達自由的靈魂。身為設計工作者,會被我納進愛店清單,都有讓人驚喜的特質,我喜歡觀察硬體之外的細節,感受物件與人之間的流動、人在空間生活過的痕跡與氣味。這裡沒有明確的風格,亦無固定販售的物件,所有的一切都是負責人的好惡,只要符合他的品味就會被選進來,不管品牌或是價位高低,我覺得能在臺北生存得如此任性,是一件很酷的事。

李畢福在一棟老宅的地下室,得先經過窄長的樓梯才會看到推門,一如他低調的個性,平時也採預約制,一進去是方正的開放空間,掛著販售的衣服,後方是他的工作桌。其實這裡每次來都長得不一樣,最近他們又有些新想法,把物件又重新調整了一輪,而我最喜歡的角落,是一面美少女戰士的鏡子,那是塊簡約的三邊鏡,但上方放上了美少女戰士的壓克力透明板,原本素淨的空間就明快了起來;還有布滿室內的收藏,有一袋是 Kataoka Meriyasu 的絨毛娃娃,隨手拉開抽屜,盒子裡是從墨西哥帶回來的裝飾鐵片,據說在中南美洲他們用這些代替畫作裝飾牆面。

我常覺得創作人要保持開放的態度,不要被某種設計型式、風格制約,要先懂得欣賞異文化、次文化,吸收消化後融合成自己對世界的理解,不能讓自己在同溫層越走越狹隘,李畢福是這樣,我也同樣提醒自己。
┈┈┈┈┈┈┈┈┈┈┈┈┈┈┈┈┈┈┈┈┈┈┈
Cover story 090 My Favorite Place in the City
Part 1 我所鍾愛的一間店
Part 2 這些店家完整了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