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54     After the Dark


暗夜光影間
是最清醒也最自由的時刻


┃ 林意箴 ┃


拿起相機在臺北的夜晚裡穿梭,捕捉城市的光與影。
拿起相機在臺北的夜晚裡穿梭,捕捉城市的光與影。

四年前我剛搬到臺北,對於現在居住的街廓完全不熟悉,常常去一趟速食店就解決一餐。在某個冬日夜晚,也許是身體需要些熱能,突然好想吃一碗熱呼呼的關東煮,我踏出家門,沿著路上的燈光,走到了附近的林口街,我走進了其中一間日式料理店,點了碗熱湯,昆布燉煮多時的味道好甘甜,從此,我總會在夜晚來到這裡用餐。

演員是我其中一個身分,為了維持生活上的開銷,不拍戲的時候我就在義式餐廳打工。老闆也曾從事演藝工作,總能體諒我常因拍戲臨時請假,有時候他會開玩笑地說:「哎呀,幹嘛演戲,很辛苦的!」但演著演著就像是上了癮,我把時間清楚劃分,讓自己全然地進入角色,每當要拍戲就不去上班。

曾經有段時間,在戲殺青之後,為了抽離角色,我請了很長的假。白天什麼事都不做,讓時間慢慢流逝,清空所有因角色帶來的負面情緒,好像刻意不跟上城市的作息,夜晚才出門活動。除了在鄰近的街道穿梭,也會彎進小巷,一直往信義商圈走去。也因此發現,不論是白天或晚上,那裡總是熱鬧熙攘。

儘管是凌晨一點,繁華的信義街區宛如白晝,依舊人來人往,我會隨處找一個角落坐著,觀察在夜間活動的人們。有時看見喝醉酒的人,有的醉到直接躺在路面上,有的則和人起爭執,講話音量越來越大。剛下班的百貨公司人員,在結束一整天的工作之後,神情也許有點疲憊,腳步卻輕盈,讓人能感受到回家的喜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逢11 點下班騎車回家之後,我就會把錢包和手機丟著,隨意出門蹓躂。不告訴自己要去哪裡,自然而然地走著,最遠曾走到忠孝敦化一帶,我享受著不被人找到的自由和快樂。不同於白天的距離感,東區的夜晚回歸到最純淨可愛的狀態。


有時候林意箴會到住家附近的咖啡館,點一壺自己喜歡的茶,靜靜地讓時間流逝。
有時候林意箴會到住家附近的咖啡館,點一壺自己喜歡的茶,靜靜地讓時間流逝。

如果輪到早班,傍晚時刻回到家,換上輕便衣物後,我就走到熟悉的林口街麵攤吃一碗麵,偶爾切點小菜。或是在虎林街上一整條似無盡頭,晚間八點依然燈火通明的傳統市場裡採買,拎著喜愛的酪梨和蔬果回家,細細清洗然後下廚。一整天都不用上班的時候,偶爾會到住家附近一間位在二樓的「吉印咖啡」,老闆細心經營的寧靜氛圍,讓我可以放鬆獨處。

近年來持續在自家附近的巷弄裡走動,穿梭於白天與黑夜的光影間,看見許多不曾用心去端詳的街區樣貌:原本以為位在信義區的住宅多是豪宅與高樓,實際走過無數次之後才發現,由松山路的小巷通往信義計畫區,大馬路上看不見的街弄內,多是刻畫著歲月痕跡的老公寓,且高低不一 的房舍,越往信義商圈越整齊劃。

走在松山區和信義區之間的巷道內可以看到不少的廟宇,由此好像看見了早前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內心對於宗教的皈依和遵循。我曾在晚間騎著 YouBike 到松山,踏進莊嚴與富麗的慈祐宮,它有六個樓層的高度,我走上階梯,眺望整個街廓夜間最美麗的景色。

原以為自己只在出國旅行才會拿出相機,但這兩、三年來我開始用鏡頭去捕捉臺北這座城市的面貌:廟宇裡高掛的紅色燈籠,有著滿滿人氣 的夜市,秤斤計價吆喝聲四起的傳統市場,端出一道道熱騰騰菜餚,不計較客人穿著的路邊攤。還有,那些在街區裡最被忽視的日常,無論 昏晨,小吃店在結束營業後,老闆或員工們蹲著在路邊洗碗,奮力地刷去地面上的髒污。儘管走過了,我依舊會回頭看看這些景象,一些不被相機記錄下來的畫面,我把它存放在心底。

我特別喜歡臺北夜晚的模樣:路面因燈光的照射下變得溫暖,走在黃光底下,隨處都像電影裡的場景。當離家不遠的 101 燈號亮起,白天裡的繁忙節奏趨緩,在熟悉的區域裡,我可以盡情地遊蕩,就像在大海裡的隱形安全界線中游泳一樣。


花田樂野台壽司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林口街 31 號
電話 ·:0952-859-899

吉印咖啡
地址:臺北市忠孝東路五段 492 巷 14 號 2 樓
電話:(02)2759-6500

虎林市場
地址:虎林街到忠孝東路一帶·捷運永春站五號出口旁





撰文 楊芷菡
攝影 張界聰



 林意箴   輔大義大利文系畢業,現職演員。對於攝影、旅行與人生相當著迷。比起白天,更喜歡充滿故事的夜晚,是個夜貓子。現階段的人生期許是能用心表演,用心生活。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