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43     The Solitary Gourmet


下班後烹調讓自己喜悅的咖哩飯
加鮭魚湯 是很療癒的事


┃ Maggie ┃


01IMG_7940
陽臺有綠色植栽與金黃陽光,一個人可以在家中最舒適的角落吃飯。


Maggie 畫廊工作者。臺北生活邁入第十年,與兩隻貓同居。喜愛在假日造訪跳蚤市場挖寶,對於老物背後的故事與回憶情有獨鍾。




我很享受在家料理、獨食的感覺。出社會後就開始自己料理,第一份工作當攝影助理,住的地方比較簡陋,沒有廚房,只有小烤箱與簡易料理用具,但我仍堅持要親手做早餐,吃完才出門,這個習慣直到現在。

很多人可能九點上班,八點半才睡醒,匆匆在巷口早餐店抓了三明治與奶茶就衝進公司,但我不喜歡這樣:一來是這種生活太匆忙,讓人緊張,二來是早餐店食物太油膩。所以我會提早兩個小時起床,慢慢準備早餐。我喜歡吃得好又吃得飽的感覺,最近迷上每天吃培根起司蛋土司搭配手沖咖啡。



一週固定上超市採買兩次。超市很舒適,也可以看著架上不同食材,在腦海裡想像不同料理風景。



進畫廊工作後,租了一層 50 年老公寓,有了廚房,把屋子打點成喜歡的樣子後,就更愛待在家裡做飯了。

畫廊工作講求效率、精準度與大量體力。白天必須專心處理畫廊裡的畫作陳列與保存事宜,也很常要開車載作品到藏家住處協助掛畫與保養藝術品。忙了一整天,回家做晚餐變成自我療癒與放鬆的夜間樂事。

下班回家後,我會先花十分鐘整理家務,然後著手準備自己與兩隻貓咪的晚餐。我通常會在前一晚將青菜備好,因此會加快料理的速度。有人覺得做菜很放空,但我反而認為這是需要動腦筋的事:何時該放肉?煮多久要撈起來?這也需要精準度。但我仍認為料理是很療癒的事,一邊煮一邊聞著鍋裡飄散出來的香味,白天累積的壓力也一點一滴緩緩地消散,用完餐後,就是全然的放鬆。

我最喜歡日式料理,蔬菜蒸飯、馬鈴薯燉肉與咖哩飯都是私房絕活。我習慣清淡飲食,因此只要準備各式蔬菜鋪在米飯上,淋點橄欖油放到電鍋蒸,就是一道香噴噴且吃了沒負擔的夜間料理。有時候工作忙碌,無法天天下廚,一次煮一鍋馬鈴薯燉肉或咖哩,就可以分食好幾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味覺啟蒙,無論是嗅聞氣息或是品嚐到特定味道,過去記憶會自動開啟,美好或惆悵之感會躍上心頭。我格外喜愛咖哩飯的滋味,它總是帶給我開心的感覺,反覆提醒著成長過程的美好。





童年時期,父母很嚴格執行在餐桌上吃飯這件事,我們不看電視,但彼此會在餐桌前分享一整天發生的事情,這個習慣延續到現在,我認為在餐桌上吃飯比較舒適,也才有「吃飯」這一回事。

媽媽會配合爸爸的飲食習慣,每晚固定煮五菜一湯。如果爸爸出差,媽媽就會煮一大鍋咖哩,同時允許我們邊吃咖哩飯邊喝可樂,還能破例吃飯配電視。三個人靠著這一鍋解決兩天晚餐,因此咖哩飯總帶給我很放鬆的感覺,有種「啊,爸爸不在家,可以隨意吃吃」的內心獨白。

至今,只要吃到咖哩我還是很開心,甚至帶咖哩便當到公司,我也會覺得這一天特別悠哉。長大後,可樂變成了一碗熱湯,但咖哩給我的幸福感受依然不變,反而更覺得這是一種生命裡的完美。因為愛料理,所以逛超市也是一件正經事。一週上超市採買兩次,超市品項很多,所以我的腦子裡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料理想像。此外,我也愛逛二手市集收集舊物,從老皮箱到小餐具,我都很愛。滿多人排斥二手餐具,但我反而喜歡這種舊物使用過的痕跡,用二手木餐盤吃飯,可以邊吃邊想像這個物件的故事,雙魚座愛想像的個性在料理這件事上表露無遺。





享受料理與獨食為生活帶來許多樂趣。從食材到餐具,從料理到擺盤,很像藝術家準備創作從無到有的過程。煮完飯擺上桌,用手機拍張照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有人會把「自己吃飯」跟「孤獨」劃上等號。但肚子餓就是要吃飯,無關人數,所以我覺得一個人在家吃飯很理所當然,養成習慣,更能支持我每天好好的去為自己做一件事。





 皮耶恰
 韓承燁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