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芳|臭豆腐和皮蛋:老外不敢吃,我們多吃點
光一個皮蛋豆腐,就有無窮變化:放柴魚蔥花還是肉鬆?要不要加辣油芫荽蒜末花生米?淋醬油還是醬油膏?要不要加點醋?配嫩豆腐還是板豆腐?是通通攪碎拿湯匙挖著吃,還是「黑白分明」堅持到底?上海人吃皮蛋豆腐,是把豆腐切成小塊,再擺上切丁的皮蛋,淋上澆頭,偏向「攪碎派」。老外不敢吃也不必勉強,我們多吃點就是了。
光一個皮蛋豆腐,就有無窮變化:放柴魚蔥花還是肉鬆?要不要加辣油芫荽蒜末花生米?淋醬油還是醬油膏?要不要加點醋?配嫩豆腐還是板豆腐?是通通攪碎拿湯匙挖著吃,還是「黑白分明」堅持到底?上海人吃皮蛋豆腐,是把豆腐切成小塊,再擺上切丁的皮蛋,淋上澆頭,偏向「攪碎派」。老外不敢吃也不必勉強,我們多吃點就是了。
每個人活在世上或多或少都帶著傷痛或是壓力,我試著把這些狀態用帶點幽默的隱喻方式畫出來,希望能激發觀者的好奇與思考,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分析或理解,面對自己的過程總會伴隨著些許痛苦,但若能藉此找到一些些共鳴甚或是解答,那對於彼此來說就是最棒的禮物了。
德國人真是熱愛自然的民族,也特別鍾意曬日光。四季中踏進大自然、攝取陽光維他命各有不同巧妙手法,唯一不變即是營造度假感。不過度假非只能透過搭飛機、長途旅行到異國實現;短則幾小時、長則一整天,德國人的確瘋狂落實光速融入度假氛圍的長才。
公園中央有著紅白相間的小舞臺,以舞臺為圓心發散的燈籠照亮了整個公園,身著浴衣、法被、便服的男女老少圍繞著舞臺手足舞蹈、無限轉圈。中場休息時間,大家傳遞著西瓜、互相道問與道謝,從未有地方歸屬感的留學生身分,與在地的連帶剎那間驟漲。
天縱奇才、老靈魂的歌手、華語音樂活血、多變高能的創作者、瘋狂熱烈的演出者,現在又多了一個身分認證 —— 第33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 ,訪談總要將受訪者分類,再一一貼上標籤,這樣讀者才能從中領略你在寫一個什麼樣的人,透過幾個小時裡捕捉到的蛛絲馬跡拼湊出的片段速寫,去感受這個不一定有機會與他們面對面聊天的人。 我先說我的結論,李權哲是直覺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