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珠寶|穿越了珠寶的微光 抵逹與樂音相遇之地
直到我有一次收到一個英國喬治亞時代(1720-1840)的銀色首飾,這個時期剛好就是貝多芬與莫札特在世的時候。那時候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現在在做的這個無心插柳的事業、收藏跟喜好,居然就是把我以前很難觸碰到的作曲家的生活,穿越了這些珠寶散射的微光,活生生帶到了我面前。
直到我有一次收到一個英國喬治亞時代(1720-1840)的銀色首飾,這個時期剛好就是貝多芬與莫札特在世的時候。那時候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現在在做的這個無心插柳的事業、收藏跟喜好,居然就是把我以前很難觸碰到的作曲家的生活,穿越了這些珠寶散射的微光,活生生帶到了我面前。
在我蒐集的一些太空時代物件裡,隱含著那個時代的設計師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很有趣的是,這些他們所預想的未來,或許比我們所身處的 2021 年,這個未來還要未來,我們其實還沒有到達他們所想像的地方。這個概念讓我很著迷,覺得當年的設計師是抱持很遠大的志向在探索人類生活的美好。
那時候剛換了房子,一直掛念著自己想擁有水晶燈,在臺南一間老夫婦經營的店面看到了這盞煙灰色的,即使從未刻意清潔擦拭,仍呈現著晶瑩剔透的光澤,那是我對古器物產生的第一印象,被精心打造製作細膩的物件,任憑時間長河如何沖刷磨損,也不會被剝奪它的美麗,反而是增添韻味。
通常一個全新的空間都會需要時間磨合,慢慢染上生活的痕跡,但若物件一開始就是舊的,而且舊得很好看,就像是給最熟悉的理髮師剪髮,免去剪髮後的尷尬,有的是一種整理過的自然狀態,老器物之於空間就是這樣的舒適感。
去年中秋節烤肉,家人買了全家「匠土司」夾肉片,「三段式燒成」工法讓土司吃起來格外細密,香味最後化在舌尖上,我嚐一口就驚豔不已,深刻地感受到便利商店麵包的進化。
自從發現全家推出「滿餡麵包」後,這商品已成我與家人的日常生活一部分。金黃烤色的麵包體,講究的餡料設定,讓餡料均勻填滿麵包,這種一口一口吃到豐富飽滿餡料的感覺讓我憶起高校生活:與熱血死黨衝去合作社搶購炒麵麵包,慢了就吃不到。
陪伴每個世代成長的歌曲,描寫一代人的情感,也描寫眾人的生活記憶。從流行歌曲中,我們聽到的不僅是音樂的流動,也聽見一地的文化與生活。
全家出的「極鬆餅」有一款沒有包餡的口味,這款商品滿足我的甜點創作慾望:無餡鬆餅搭配冰淇淋及水果,擺在自己的陶藝器皿上,這成為疫情期間的創作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