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彰|別活成酸性體質 讓創作實現想要的改變

我們面對別人,常常會刻意說些好聽的話,但面對自己的時候,常常不說話、也不聽話,自己不給自己發言的機會,或是自己不想聽自己在說什麼。關於創作我沒有太高深的心得跟同行分享,一直以來我只覺得「誠實」還是很重要,如果不誠實,我們為什麼要創作?如果不創作,我們又還能幹嘛呢?

鄭宜農|有些事情 創作人必須謙卑且自由的守護

常常在想自己必須不斷地創作,是因為這個世界給我的資訊太多,如果不把它們還給這個世界,我的腦袋可能有一天就裝不下了,而在時間的淬煉下,能長出一種,把這些資訊整理、美化成新樣貌的能力,讓它變成一封邀請函、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可以容納更多人對於世界的困惑,這是一件幸運的,令人感激的事情。

市場旁的編輯事|消失 是為了留下更多

劇情裡當女主角問起在意的家人當初為什麼離去,原該是知曉所有的壁虎伯卻說:「我只是一隻壁虎,我怎麼會知道呢?」那些無解的無形的,或許反而能好好種在生命裡直到結束,而那些總要靠物件提醒才能放在心上的,也許該好好整理丟棄,才發覺需要安放的始終只有我自己,剩餘的,是為容下更多。

Peter 張溥輝|擁抱紙本魅力的設計工作室

「我最近幾天都只睡兩三個小時。」他說,語音剛落,卻又轉身忙著調整書架上的展示書,喃喃自語著:「黑色這本好像比較好看⋯⋯啊啊我喜歡這本的封面插畫!」彼得兩年前從之前的工作室搬到這裡,與其他四位設計師朋友共享空間,他特意選擇客廳位置作為工作區域,大大的工作桌緊鄰陽臺落地窗,即便陰雨天也能透進大片日光。

張耀升 × 盧律銘|比電影更瘋狂的真實人生 臺灣女性風景不只溫柔 還很硬頸

本期聊聊天邀請作曲家盧律銘與導演張耀升,除了談本部片用古典樂串連的音樂創作,也帶到臺灣女性風景,有時溫良恭儉讓,有時卻強悍得能扛起一座家的重量。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