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反思│在長大的巷子裡烘豆子 讓咖啡重新成為生命的窗口

咖啡的知識在過往時光裡雖已堆疊起來,可是過去身為軍人,講話始終太過嚴肅,為了讓自己更能面對人群,我在臺中教授咖啡課程,後來也在大學兼課,在這些與人接觸的過程中,意識到真的很喜歡與人互動,也很想讓自己成為一個窗口,讓人們透過我去發現咖啡的美好。

Perfe’ dough│沿著鐵梯而上的靜謐空間 溢滿甜香與夢想

麵包是有生命的,不同的溫度、濕度,甚至每一雙手揉出的麵團都會不一樣,常笑說別人出國是請人代餵寵物,而我總是請朋友幫酵母澆水。我大約六點到工作室,開始製作一日的麵糰,揉好麵團後必須等待發酵才能油炸,放著輕柔的音樂,好好享受只屬於我的這段時光。

小吉市場│留存街區的最後光陰 隱密巷弄裡燉煮美好日常

這邊房子少說都 5、60 年了,外側水泥牆還刻有早期生意人的商號名稱,可惜三到五年內會被都更。起初我不設想這間店的型態,人們可以嘗點甜的、吃點鹹食,來杯飲料再買些選物,就像到菜市場逛街採買,自在不拘謹,無論人或動物都能舒適待著。

沛芸的文具雜貨店│把最愛過成生活 藏在雜貨店裡的文具小店

愈來愈多人希望我能持續分享甚至參觀我的房間,於是有天下樓看著店裡爸爸用心維護整理的貨架,一個想法浮現,不如就把房間移到店裡展示吧。我請爸爸幫我挪出空間,架上木頭層板,依據房間的風格,分門別類地陳列我的文具收藏,我的第一個文具空間就在雜貨店裡誕生了。

靑苔│承載回憶的巷弄三合院 在古物的浸潤下延續故事

我算是滿低調的人,社交模式也比較被動,卻被命運默默牽引來到這裡。臺南在地人因為喜歡這樣的氛圍,所以對於老屋改建敏感度很高,在街上逛都會特別注意附近有沒有新的變化。我覺得會珍惜老東西的人,內心都是柔軟的,因為世界破敗是理所當然,需要我們溫柔對待。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