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麼不想家 也還是忘不了這個味道

記憶裡的家鄉味,是臺灣遊子最難以抵抗的鄉愁。平時吃到厭煩生膩的小吃攤、替家人跑腿總會繞過去的熱炒,或從小吃到大的熱呼呼紅豆湯,這些點滴不自覺與腦海裡情感畫面匯聚成型,伴隨我們走向遠方,不曾離去。來看看受訪者們心中,那說不出哪裡好,卻始終無法替代的味道!

簡子鑫│過濾掉紛擾孤寂 安心與自在之地就是家

希望有天自己也能成為給予的人。當眼前只有一條路,要做的事就是吃飯睡覺和走路,思考很多也能什麼都不想,對未來也有了更多想像和期待,只有一個人卻不會感到孤獨。原本預計一年的旅程,卻提早回來了,不是受不住寂寞或思念,而是更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Cinyee Chiu│像候鳥飛遍世界 繞了一圈終於懂得家的定義

我是個不太想家的人。大概是個性吧,我喜歡往外闖,總在嘗試新的事物,探索世界都來不及,沒有時間孤單寂寞,家人間雖然不常有情感表達,但在發現我能養活自己後就成為堅強的後盾。唯一特別想念的,就是家鄉的美食,每當遇到食物不合胃口,就會湧上一股想回家的情緒。

國蛋│家鄉塑造現在自己 從此能用音樂去跨越遠方

臺南塑造了我,紐約則是讓我找到自己想做什麼事的地方,相較之下,臺北反而更像是異地,我是為了工作而待在這裡。我對家的定義其實很寬鬆,每當我需要在一個地方久留,有個空間是我晚上回去能舒適睡覺的,在習慣之中說出:「我要回家了。」那樣的地方就是家。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