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book×註書店】開一間小書店賣自己想要的東西與生活
聊聊天 我們開了獨立書店 採訪.文字整理=歐佩佩 攝影=趙豫中 686(圖左) 本名詹正德,原本從事的是廣告業,中年離職後,決心過著每日讀書寫字的生活,於是動起開設獨立書
聊聊天 我們開了獨立書店 採訪.文字整理=歐佩佩 攝影=趙豫中 686(圖左) 本名詹正德,原本從事的是廣告業,中年離職後,決心過著每日讀書寫字的生活,於是動起開設獨立書
撰文.攝影=劉黎兒 作家,日本文化觀察者。著作為數眾多,涉足兩性、旅遊、美食等領域,近期關照反核議題。 在日本國內旅行,很大的樂趣是買在各地車站販賣的便當,稱為「駅弁」,大
年輕的時候沒錢出國遊玩,但是聽過某個我很相信的前輩說過:如果你想認識自己就去印度,如果你想更認識生活就去非洲。 後來意外開始第一次的非洲行,回來之後,換我用著神秘眼神與語重
不過,早年那些歌裡一面在異鄉打拼、一面思念遠方情人的主角,總有著不得不離開老家的苦衷,也總是背負著生活的重擔,以及出人頭地、衣錦還鄉的壓力,不宜以「流浪」名之。即使是描寫江湖浪子的歌,那些兄弟的飄浪人生,也總帶著身不由己的苦楚。
用手作編織替城市穿上新衣 一種城市裝扮 英國毛線轟炸運動 受夠了單調無趣的水泥叢林?看膩了日復一日的街頭風景?巴望著政府推動美化城市運動?別傻了,明天我就想讓街道變漂亮! 最常見的公共藝術大概就是街頭
一間博物館 Helmut Newton Foundation 撰文.攝影=許育華 2010年初正是揮別長達10多年的全職雜誌工作,成為歐洲和台灣兩邊跑的自由撰稿人,專攻設計、美食、旅行、飯店領域,最近
一種快樂 大自然教會我的事 撰文=陶維均(喬治) 劇場工作者 攝影=Beryl Hsu 小時候父母忙著工作,把我交給爺爺照顧。我的爺爺和他的朋友們,一群外省老人,喜歡到處爬山,練功、野餐、賞花,所以從
撰文=左一 曾任記者,也曾體會風水輪流轉,專職伺候媒體朋友。 現轉做行銷,屬重度烘焙控,暫為一名沒有貓的專業貓奴。 對於自幼沒有數字概念、又不喜談嚴肅理論的小輩如我,聽到「
撰文=膝關節 曾任報社記者、電影公司公關,現任威秀影城公關經理。 專欄散見雅虎電影、《The Big Issue》《CUE》電影雜誌等。 楊力州導演的紀錄片,向來「好看」。
撰文=許哲寧 重度雜誌與音樂上癮者,看完紀錄片《吶喊雷克雅維克》和《聽風的歌》之後,就對冰島這個國家的人、事、物保持著無比的興趣。 冰島這個國家很奇妙,人口僅僅30萬,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