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雜誌什麼都作 關於義大利.關於結婚.關於音樂.關 於日本人.關於棒球.關於宗教……
如果要我選出2015年上半表現最精彩的一本雜誌,我會選日本的《Pen》,它連續推出好幾個讓人徹底崇拜的專題。在這個一大堆人瞧不起紙本、認為雜誌沒搞頭的年代,就是要用這種方式
如果要我選出2015年上半表現最精彩的一本雜誌,我會選日本的《Pen》,它連續推出好幾個讓人徹底崇拜的專題。在這個一大堆人瞧不起紙本、認為雜誌沒搞頭的年代,就是要用這種方式
修補破碎之心 嘎荔兒推薦 出生彰化,政治系畢業,做過電影行銷企劃,賣過唱片。現在是圖書館管理員,私人時間經營音樂部落格。 美國華盛頓州獨立搖滾樂團Death
楊佳嫻 推薦 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台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等,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新空間左營 撰文=美斯樂 攝影=葉思吟 口述=郭至哲、陳雅容 一位原本在家族工廠擔任水族箱製作工作,另一位原本從屏東到高雄打拚,由於都對餐飲業充滿憧憬,交往後攜手挑戰新領域,渴望與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新實驗左營 口述=李財明 「臺灣展創協會」發起人,從事展示設計20多年。不是左營人,卻特別鍾情左營,紮根創辦「之光展創空間」與《時。光》雜誌,實驗「小題大作,小事大業」的合作模式。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運動左營 撰文.攝影=葉思吟 口述=鄧佩珊 FB上被封為「滑水甜心」,清秀佳人卻擁有優異運動技能,目前擔任「Lotus Wakepark」總教練、「中華民國滑水暨寬板滑水協會」副秘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旅居左營 撰文.攝影=葉思吟 口述=Zachary 出生於左營舊部落,跟隨舊城牆呼吸了十幾載,伴著蓮潭的日起日落。曾參與舊城文史培訓志工。儘管鐵路分隔著左營的50年前和50年後,但
Cover story La vie est d’ailleurs 撰文=拔林 攝影=劉森湧 火車站是嘉義的市中心,正對中山路舊稱「大通」,自日治以來就是繁華大街,而從大
從創業、返鄉,到投入社區營造和自己的事業, 魏文軒雖然個性比較衝動,但面對未來,他卻不一定要有所執著:「就像插秧一樣,插下去就是成功的一半。教育也是,基礎做下去,至於要發展成什麼樣子,就是等候。」
Cover story La vie est d’ailleurs 撰文=鄭雅文 攝影=簡子鑫 燕子飛過苗栗街頭,掠過陳鵬文的身側,對從小在苗栗長大的他而言,這裡就像是宮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