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居食屋】老屋變食堂 留住台北城南舊故事
1920 年代的台北,上班族、學生通勤,最常搭的交通工具是鐵路,當時要從萬華到新店,就有一條「萬新鐵路」,會經過現在大家熟知的捷運站,像是古亭、公館、景美,一路向南到新店、
1920 年代的台北,上班族、學生通勤,最常搭的交通工具是鐵路,當時要從萬華到新店,就有一條「萬新鐵路」,會經過現在大家熟知的捷運站,像是古亭、公館、景美,一路向南到新店、
口述= 九哥 本名黃建忠,大稻埕出生長大,擔任展演策展行銷團隊掌舵者多年,來到重建街後找到第二春 ;從此,每周有好幾天,待在老房子裡辦公、陪客人聊天、看海。 撰文= 葉思吟 攝影= 欖仁
撰文.攝影=蔡珠兒 作家。南投人,天秤座,住在香港,年紀不輕,作品不多,嗜好不少,日子不閑;每天忙著養花,種菜,烹煮,看雲,讀書,走路,練手藝。 清早,一打開落地窗,聲浪如
撰文.攝影=蔡珠兒 作家。南投人,天秤座,住在香港,年紀不輕,作品不多,嗜好不少,日子不閑;每天忙著養花,種菜,烹煮,看雲,讀書,走路,練手藝。 左躲右閃,終究逃不掉,夏天
撰文.攝影=張與庭 在台灣念英國文學,在英國研究台灣電影,現任職於倫敦媒體公司,繼續搞文化交流。 「想像一下,這裡是諾丁丘,我最愛的倫敦角落之一。每天,這裡都有市集,販售各種水果和蔬菜。還有一家刺青店
這幾天,我們幾乎也像搭上那班列車的乘客,經歷了一場人間地獄。隱身這座城市光鮮表象底下那深黑不見底的洶洶伏流,驟然噴洩滿溢出來,我們憤怒,悲傷,迷惑,恐懼,但已不可能回到佯裝無視、粉飾太平的歲月了。
講到適用於社會運動現場的「完美的抗議歌曲」,得滿足幾個條件:首先它的主題意識要能夠鼓舞士氣,不宜悲傷消沈(但悲壯是可以的),最好還適用各種類型的抗爭場合。
聊聊天 「潮水箴言」不斷推翻過去學到的事 文=魚書 攝=林志潭 場地提供=離線咖啡 安溥(圖右) 詞曲創作充滿詩意及自省,長期關心環境、社會公義、歷史與全球政治情勢等議題。2013年,以
聊聊天 海明威與村上春樹的短篇對話 撰文=駱亭伶 攝影=莊騰傑 場地提供=興華酒藏 李維菁(圖左) 作家,曾任記者,長期投入現代藝術觀察與評論寫作。第一本小說集《我是許涼涼》以世故守護純真的「少女學」
流過古今的那條護城河 一個街區 新竹東城門 常搭高鐵路過「風城」新竹,新建樓房呼應電子科技業意象,不免油然生起這城有些硬梆梆感覺。直到初冬,由在地文化人帶領,穿梭於現代與古老交融的時光巷弄中,發現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