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自己受傷
才能癒合傷口
一種體驗 表演教會我的事

口述 許瑋甯
文 方琪
攝 張界聰
場地提供 OrigInn Space 大稻埕
我的母親很喜歡舞臺劇,萬華的家離南海實驗劇場很近,從小就經常被媽媽帶著去看劇看戲,國小作文──我的志向,寫的就是要當演員,後來也真的一路從戲劇科、模特兒,進入演員的行列。私底下小事就能流淚,所以一開始覺得演戲對我來說好像蠻簡單的嘛,至少我說哭就能哭出來,感情哭戲不是問題。但現在回頭看,那些都很表面,哭其實有很多種,難過但哭不出來,崩潰地嚎啕大哭,傷心、沮喪,都不一樣,不是流得出眼淚就好像很會演戲了。
生活經驗累積越來越多以後,表演開關也打開了。我是一個很慢熱的人,常常跟人吃了好幾頓飯下來,還是拉不進距離。一個人出國旅行,讓我開始走出自己的世界,因為必須打破與人的距離,打破心中的那層界線與防備,才能得到幫助,在反覆學習溝通的過程裡,慢慢放下了太逞強和矜持的部份,也讓我找到了表演的訣竅。

最近接演了第一部恐怖片《紅衣小女孩》,和過去的演出經驗截然不同,所有的演員要先去上表演課,學習詮釋恐懼的級數,因為演員們在面對同一個恐怖的情境裡,必須要表現出相同強度的恐懼情緒,這樣才會一致,這件事很有趣,我之前從來沒有想過。最困難的部分,在於生理跟心理要一致,如果內心的恐懼不夠,身體的反應就出不來,情緒、想像、甚至身體,在恐懼裡的狀態都要合而為一,要不停把自己推至極限,對身心靈都是很大的挑戰。
我是一個非常怕鬼的人,大概已有七、八年沒看鬼片,連鬼故事都不敢聽,拿到劇本的那刻,其實我有點反悔,演出期間精神壓力很大,下了戲我在劇組裡都不想講話。對體力更是嚴厲的考驗,夜晚在很原始的森林裡奔跑,不知道下一步會踩到什麼,很常摔倒。最後大家的黑眼圈,都大到分不清誰是人誰是鬼,殺青後連著幾個星期,睡覺還是會嚇醒。但也因為這部戲,我逼著自己得面對最怕的東西,演完非常有成就感,也因此充滿力量。
所有演出過的角色,都像在告訴我她們的故事,完整了我生活中某一塊沒注意到的部分,解開了某些我很在意的事,人生也就如每個故事中具有不同的面向,讓我漸漸了解,有些事情,不要那麼放在心上。

之前拍麻醉風暴時,導演推薦了一本書叫《脆弱的力量》,書中說,很多時候人走不出來,是因為沒有辦法面對自己的脆弱,越是忽視、掩蓋或只想反擊,就越無法好轉,其實人本來就是脆弱的,要知道自己受傷了,才能把傷口癒合。
明白這點以後,我才知道,別人的傷害原來也可以成為一種力量,也能坦然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情緒感受,將它們運用在角色裡。身為演員,過程裡我找到情感的出口,也從中獲得了許多,給我勇氣去突破自我,學習信任,活得更加豐沛。
在我心裡,電影就像骨牌,要花很多時間排列,然後推動一個,全都慢慢散開,成為美麗的圖案。或許人生也是如此,長長的時間都是累積與醞釀,終於觸動了某一個關節,一層又一層地往外暈染,伸出枝葉,開出動人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