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是這城市的個性
紐約給予有選擇的生活


一種觀點 紐約的城市文化


文、攝 Elise Ay




紐約是一座不能一言以蔽之的城市。


論城市,世界上許多地方相較紐約,都更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巴黎、倫敦、米蘭、東京,一提起城市名,一個既定的形象馬上浮現腦海。然而說起這座以夢想構築的水泥叢林,除了自由女神像、摩天大樓、中央公園以及鑄鐵建築等地標式的城市景觀之外,好像少了一些城市獨有的靈魂。然而這缺乏個性的特色,竟然也成為紐約之所以為紐約的核心。






「文化大熔爐」一直是紐約的代名詞,津津樂道其對各種不同種族、文化,以及自我認同的包容接納,而這個熔爐的形象,體現在街坊鄰里的命名:小義大利、中國城、烏克蘭區,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這裡落腳,帶來了家鄉的文化,也造就了這座城市許多不同的道地文化體驗。


例如紐約西村像個小歐洲,相較起聲名大噪(但其實很普通)的 Boucherie 與 Buvette 每到週末必定大排長龍,L’Accolade 的法餐創意又現代,服務生從穿著到舉止,都是一派法式風格。Bar Pisellino 雖名為酒吧,但咖啡與甜點也都優秀,來到這裡,不要忘記點份 Nutella 可頌。雖然不是歐洲人,時裝設計師 Marc Jacobs 的書店 The Bookmarc 除了販售許多自家品牌的配件,也選錄許多時尚、藝術與攝影相關書籍。






逛完當代藝術博物館(MoMA),附近的巴西烤肉吃到飽 Fogo de Ch o,專人桌邊服務實現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願望,而無線電音樂城(Radio City)附近的 Emporium Brasil 的起司麵包、雞肉派與黑豆燉豬肉,從 1992 年以來被許多人讚為非常道地的巴西料理。在紐約,要找到祕魯、南美或是非洲料理,都不是難事。


除了各地文化的兼容並蓄,紐約還是座有選擇的城市。


喜歡海鮮,可以到布魯克林的紅鉤(Red Hook),以實惠的價格吃到新鮮龍蝦、螃蟹,而聯合廣場附近的 Oceans 餐廳則可以吃到高級海鮮料理,從生蠔到現切生魚片,細膩烹調與食材選擇,又是另一種享受。






時至今日,美國夢的氛圍在紐約依然濃厚,每個人都抱著或大或小的夢想來到這座城市,也帶來了各自的家鄉習慣,不同的文化在這裡碰撞,卻神奇保留了許多原始的樣子。紐約看似沒有一個獨特的城市風貌,然而提供一個讓各種不同文化能百花齊放的環境,綻放出一種有點衝突卻又和諧的風格,或許就是紐約的樣子。●







Elise Ay 在紐約時尚產業裡流轉,喜歡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時尚、看待文化、並 習於以文字和影像紀錄大城生活。






標籤:標籤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