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05 I Can’t Live Without Café
為愛出發的咖啡路
找到熱情的同時也重拾真我
口述 Cindy Wu 攝 Rafael Wu
┃ 極品莊園咖啡 ┃

Cindy Wu 極品莊園咖啡創辦人,起初投入咖啡只為了想找到更多與先生的共同話題,沒想到卻開啟了一趟以愛為始的旅程。2015 年考到第一張咖啡證照後,真正燃起她的咖啡魂,並在兩年內陸續考到了多張國際證照,現在,正瀚生技投入資源協助臺灣在地咖啡,要幫臺灣咖啡在全世界發光發熱。
「起初,我只是想開一家小咖啡廳……」南投的一個午後,透過玻璃溫室灑下的冬陽暖洋洋的,Cindy Wu 這麼對我們說起她的故事。2015 年之前,Cindy Wu 只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為了和經商的先生有更多共同話題,她琢磨著是不是要開一間小咖啡廳,這個念頭,讓她萌生了研究「咖啡」的興趣。
沒想到,丈夫(現任極品莊園咖啡公司董事長吳正邦)一聽到她的這個想法,逕自拋出一句:「如果想做咖啡,那就徹頭徹尾地把它摸透!」這一句話驚醒Cindy,過去喝拿鐵,總還要加兩、三包糖的她,以報名杯測師課程、足足六天的魔鬼訓練營為起點,一路堅持,一開始完全喝不出任何風味、講不出每一種咖啡各自的特性,到現在擁有多張高難度國際證照,從「CQI Q Grade 咖啡品質鑑定師」、「CQI Q Processing 咖啡後製處理證照」、「SCA 咖啡感官證照」到「 SCA 金杯沖煮證照」等。

在丈夫的支持下,由 Cindy 協助創辦的極品莊園咖啡公司在嘉義大林成立了,從咖啡生豆後製加工、烘焙、到推出自有品牌的掛耳包、咖啡豆等產品,最初「開一間小咖啡廳」的種子,已經長成一棵與臺灣、甚至全球咖啡界接壤的大樹。極品莊園咖啡與正瀚生技風味物質研究中心合作,將後者在農業生技領域的研發能量,直接與產地如阿里山鄒築園等咖啡農民對接,科學化分析土壤、水質、氣候、咖啡樹種等自然環境因子,從源頭協助提升咖啡漿果內含的最佳風味物質,而不是一味地花大錢灑肥料。

這樣的科學研究範疇不只是「從種子到豆子」,也包含「從豆子到杯子」,舉凡後製、烘焙、研磨、沖煮等也都進行了科學數據分析,而極品莊園咖啡則以實際的市場銷售狀況,與多位具有國際咖啡證照的品評專家,協助正瀚風味物質研究中心修正研究方向,並與全球執咖啡牛耳的世界精品咖啡協會(SCA)合作,打造高規格咖啡研習室,推動精品咖啡教育課程、舉辦國際咖啡賽事,並透過研討會將最前沿的咖啡知識帶進臺灣。

2019 年 7 月,正瀚風味物質研究中心經過不懈的努力,第一次爭取到由臺灣主辦、與世界精品咖啡協會合作的「國際精品咖啡感官論壇」,吸引了約兩百位來自全亞洲的咖啡愛好者與會。為了普及咖啡愛好者對精品咖啡的品鑑能力,除了打造全臺灣最頂級的咖啡研習室之外,也是臺灣第一家把咖啡業界含金量最高的「杯測師」證照課程學費,從八萬元一口氣降到六萬元,讓更多咖啡愛好者不再因為高昂的學費而裹足不前。
「當越多人懂得欣賞一杯精品咖啡,就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這個產業,整條產業鏈一起『共好』!」極品莊園咖啡董事長吳正邦說,「我所希望的,是讓全世界都能以喝到一杯臺灣精品咖啡為榮!」

極品莊園咖啡 2020 年底特別與阿里山鄒築園、卓武山等咖啡莊園合作,精心打造限時限量的阿里山精品咖啡,雖然臺灣咖啡豆因為產量少、價格高,卻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有著與其他產地不同的獨特風韻。如果能夠藉由正瀚風味物質研究中心與極品莊園咖啡的努力,讓臺灣咖啡豆的杯測分數更上一層樓,打造出如巴拿馬藝妓咖啡豆吸引全球買家高價競標的盛況,就能讓臺灣成為世界咖啡地圖上最亮的新星。●
┈┈┈┈┈┈┈┈┈┈┈┈┈┈┈┈┈┈┈┈┈┈┈
Cover story 105 I Can’t Live Without Café
Part 1 咖啡店就是 你我的性格相遇之處
Part 2 咖啡不只是咖啡 有甜有鹹才完美
Part 3 臺灣咖啡再升級 科學分析破盲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