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00 Let’s Breakfast
── 地方早餐有自己的玩法 ──

害羞隱蔽的
老派鄉愁雜煮飯湯
文、攝 郭銘哲

飯湯,之於屏東人,是鑲嵌了早期農家吃割稻飯的傳統,能夠代表整個區域的特色飲食文化,然而屏東倚山面海,依循內陸和沿海兩種風土脈絡,飯湯吃法竟也岔開生出了不同版本,可說是屏東人舌尖上最難割捨的鄉愁,其中有間隱蔽在萬丹鄉家宅裡的無名飯湯,那家常的鮮腴滋味,每次總吸引我千里迢迢而來。
這裡是王家人的小宅院,但十多年下來,圍繞著熱騰大鍋兜轉等食的,早已加入了街坊鄰里,還有外地人。每天只賣兩小時,開賣前,簇簇排隊人頭早已磨刀霍霍向湯鍋,熟門熟路者,都算準自備大型鍋具裝盛,一次幾百幾百元的外帶,因此常常沒多久就又鍋底朝天。

先用雞翅與筍絲鮮熬湯底,靈魂食材─肉魚餡漿,拿了豬五花和連皮的大目鮪(或黃鰭鮪魚),連同沙茶和特調中藥粉前一天就要預先炒拌備用,接著,香菇虱目魚丸、手剝高麗菜、蟹肉絲陸續下,再豪灑足量帶有明顯蝦油香氣的東港蝦猴,以及特殊的豆支去滾煮,豆支是只在屏東才常見的油炸長條狀黃豆加工食品,它串聯了整鍋精華後,準備帶著整批熱燙食材在食客的嘴中釋放,調味僅點綴韭和芹,還有蒜苗與香菜。
老闆娘美菊身形嬌小,甩動大鏟,旁人看得吃力,她卻面不改色,滋味的轉化全在她的掌控之中,吃的時候白飯與熱湯料對沖,聰明人一定選擇捧著碗公,現場開吃,因為時間永遠是外帶最大的敵人!至今,小店的好滋味和這個社區這個村落一樣,仍維持著極其美好而穩定的樸質原型,每次來吃,碗公裡的菜料怎麼都始終不見降溫,因為有暖熱的人情吶。▍
── 灣內無招牌飯湯 ──
早上10點半到中午12點半
(賣完會提早休息)
無店休日(只休端午和過年)
08-7062047
屏東縣萬丹鄉灣內村灣內路252號
郭明哲 作家,著有五本文字作品,包含《大澳》和《雄好呷》。經營粉絲專頁「西島撕落:旅行郭銘哲」以及「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
Cover story 100 Let’s Breakfast
Part 1 吃早餐的小日子
Part 2 地方早餐有自己的玩法
Part 3 習以為常的平凡餐點暗藏不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