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樂 大自然教會我的事
撰文=陶維均(喬治)
劇場工作者
攝影=Beryl Hsu

小時候父母忙著工作,把我交給爺爺照顧。我的爺爺和他的朋友們,一群外省老人,喜歡到處爬山,練功、野餐、賞花,所以從小就會跟著爺爺到處跑跳。現在爬這些山,更像是想要瞭解或接近自己的小時候,懷念一下爺爺。特別有趣的印象是在爬山途中,老人們很喜歡大聲吆暍「後面有車」「大夥走穩啊」之類的,可能大家聽力都不太好,所以要特別大聲,提醒彼此以注意安全,偶爾其中一位爺爺會開始唱歌,大夥就會合唱,幾乎都是些愛國老歌。現在長大了,走到山裡,想起小時候也爬過一樣的路,身邊的爺爺已經不在了,但大自然還在運轉,會覺得人真的很渺小。
常爬的山是富陽生態公園,以前是軍事保護區,開發的較慢,有很多特殊野生動植物,沒有人為的侵害。因為我家就靠在生態公園山腳下,從小就喜歡幻想山裡面的情境,會不會有俠客或是高科技祕密基地之類的祕境。站在陽台眺望富陽生態公園,可以看到老鷹們在天空的高處翱翔。我特別喜歡公園裡遺留下來的軍事建設,碉堡或是偶然一塊刻字石頭。根據現象去推測歷史,這是我很喜歡做的事情。為什麼這裡特別多香菇?住在這條小溪的台北樹蛙跟別地方的有何不同?富陽生態公園裡還有保育類的長吻白獵蟬,長相怪異,頭很長,身上還有白蠟般的粉。另外,森林充滿了很多味道,各式各樣,花草樹木,盛開或枯萎的,泥土或昆蟲,都很吸引人。
在登山的時候,我希望自己的耳朵可以隨時都打開,不論在什麼情況。以前大學上表演課,老師讓我們躺在安靜的教室,靜靜去聽周圍到底有多少聲音,平常覺得很安靜的教室,短短一分鐘內竟然可以聽出十幾種聲音,冷氣、電燈、風扇、戶外喇吧聲、衣服摩擦地面。呼吸在山裡練習聽音辨位,是很好的練習敏銳度的方法。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把山裡那份專注帶到平常排戲的時候。
之前詩人夏夏說現代人習慣電力,覺得任何地方隨時都應該是亮的,但森林裡真的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呼吸、有循環的。所以生老病死都是循環的一部份,可能在這個晚上,森林裡有一場狂暴屠殺,種族 滅絕,但隔天起來露珠滴落又是新的一天。
登山帶給我的跟林夕的歌詞,「原來你非不快樂,只你一人未發覺」。 其實小時候很美好,現在也不差。童年有爺爺陪的時候很好,爺爺教會 我做人處世所有道理,現在要好好陪伴家人,把爺爺教我的事情傳承下 去,好好做人,努力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