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那裡文創?

撰文・插畫=張嘉行
蘑菇團隊的創業分子之一,蘑菇原本是個四個人的小工作室,幾年之間誤打誤撞成了二十幾個成員的中小企業,常被誤認為「台灣微型文創」的標的 。

 

37
文創業者企業診斷:頭重腳輕;眼高手低,聲嘶力竭;腎肺皆虛,縱樂過度;正業不務,輸出溫暖;氣血冰寒。

 

上回說到近年來聲勢響亮的「文創產業」,我們蘑菇對這個名號可是又敬又畏,搞不清楚那究竟是什麼意義,但是呢老實說又經常受到這股風潮的吹拂助航,總是會受到一些媒體的特別關注, 雖說順風行船總是享受到許多方便啦!但大海茫茫,總也會在某些時刻思考一下我們的位置與代表的意義。

文創名目千百種,上從台灣電子產業自創品牌與三星蘋果爭天下,下至街頭開間小舖作點小買賣賺生活,只要有些創意被看見,似乎都可以被大家貼張文創業的標籤。很榮幸的,我們家身為這標籤列上的一枚,似乎應該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經驗。我們如何開始?為何文創?文創什麼?文怎麼創?……

以上問題,嗯,很抱歉,我想破了頭,還是只能告訴你:我,不,懂。

原本在廣告設計業服務客戶許多年,一個偶然的念頭想自己設計一些圖案棉布T 恤,然後由於完全沒經驗,凡事又依照直覺一步步採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幾年來,我們從設計製作T 恤、發行獨立小刊物、生產帆布袋包、筆記本明信片等紙製品,到開設自己的直營店舖、開咖啡廳自己作餐點麵包烘焙蛋糕、又常態性舉辦展覽、音樂專題演講美食料理課程等等,我們一直以「我們希望如何?」「我們喜歡怎麼作?」這種模式開創自己的事業,好似胡鬧過動,什麼事情都來一腿,卻也還算認真,幾年下來誤打誤撞將一個四個人的小工作室養成一間二十幾個成員的中小企業!也難怪外界要以我們蘑菇作為「台灣微型文創」的標的了。

不過案情當然沒有這麼單純,如果你真的就此相信凡事只要任意而為,人定勝天,回頭馬上遞出辭職信,炒老闆魷魚然後去自行創業,別怪我沒有在這兒提醒你,千萬要三思而後定啊!

我們,或者你所看到一些貌似「台灣微型文創的典範」,說實在話,這些人與單位的誕生(我們姑且稱之為文創業者好了),絕對是有些奇妙因素的。這幾出現了一些特別的品牌,品牌創辦人用心嘗試了一些產品,然後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去做產品宣傳。

我的意思是說:以前一件產品的廣告總是強調原料多麼珍貴實在(祖傳祕方),製作技術多麼精良(國寶老師傅),順便強調品牌歷史悠久值得信賴(請認明正字標記)……。不過這批文創業者不巧都非繼承家中悠久家業,反而許多是從其它行業(許多是廣告行銷人員)轉行作自有品牌的,創業初期既沒有金字招牌又缺乏熟識顧客,於是只能從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份去講產品故事,偏偏
這些人的生活與創作動機都還蠻吸引人的(審視生活的意義在哪兒?人生規劃可有更多選項?與環境的聯結對家園土地的珍惜等等),於是吸引了一批消費者將眼光投向這些新品牌,進一步受到感動,開始嘗試支持這些產品。

也就是說, 消費者是從「不一樣的創作思考」、「產品誕生的背景故事」、「觸動消費者自己的生活反省」這一類角度去看待這些產品,跳過品牌辨識度、產品信任感甚至售價等等以往考慮的要點,他們願意嘗試,因為他們被這產品背後的故事所吸引。他們不再只相信傳統權威,卻認真對待那些想要突破傳統的品牌,願意支持他們一步步慢慢站穩腳步,打造出大家心目中未來的好生活。

也就是說:這是一批「有文化創意思考態度」的消費者;有文創的消費族群,才讓文創產業開始發展。新的消費態度有了新的需求,進而造就了一批新的品牌,這些品牌的產生影響往後更多的人們投入這個市場,我們可以想像接下來會有更多不按牌理出牌的店舖與品牌出現在市場上,也許幾年內就會有類似目前有機商店的概念連鎖店出現在大街小巷,他們販售各種有趣的手工商品,從日用品食材書籍到假日課程甚至銀髮族早餐與幼兒托育,一個更貼近生活細節的營業場所。

那麼,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走呢?▍

 

標籤:標籤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