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讓小漁村有新的生活想像

一個溼地 逛農博順便遊口湖鄉成龍溼地

撰文・攝影=甘單
平時是奉公守法的上班族,週末喜歡揹著相機,帶著家人遊走,在生活中學習。

牆上的壁畫是孩子們對土地的熱情。
牆上的壁畫是孩子們對土地的熱情。

農業博覽會在雲林舉行,在這個以務農為主的大縣裡,藝術空間和主體展覽將農業與創作結合,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生活樣貌,甚至讓原本沉寂的村落,出現了彩色的生機。

其中,在雲林縣最西邊口湖鄉的「成龍溼地」,原本是個以養殖為主的村落,長年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1986年颱風過後海水倒灌淹沒了村莊,鹽化的土地不再適合耕作種植,形成了今天的成龍溼地。

站在靠近海邊的溼地上,望著無際延伸泡在水裡的電線桿,寥戾的東北季風無情地吹著,大自然反撲的力道,讓陸地一寸寸地被吞蝕。相機的大感光元件加持下,忠實記錄真實的灰藍色天空與溼地連成一片的壯闊景象,彷彿表達這塊土地對自然的敬畏。

成龍溼地上的成龍村是個樸實的小漁村, 2013年,這裡曾經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將原本廢棄許久的校舍改造成為居民活動空間「成龍集會所」,遠遠看就像童話裡鮮豔的海洋小屋,走進屋內,滿室的色彩豐富的瓷片拼貼,運用可翻轉LCD螢幕功能的低角度藉著室內微光拍攝,鏡頭裡細緻的色澤,有讓人無法抗拒的迷幻魔力。

集會所小屋牆上的捏陶「辦桌」壁畫,有著豐盛的菜餚,是當地孩童集體創作的成果。 雖然原本設計用來欣賞溼地夕陽的貨櫃屋已略微褪色,散佈在溼地岸邊的木鴨隨波搖盪。但是漁村裡的孩子和雜貨店裡的阿嬤臉 上笑容已說明一切,因為笑容來自這片土地正在改變!▍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