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厚人情味 是停留在這裡的理由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美濃濃情俯拾即是

撰文=葉思吟
攝影=陳志華

羅元鴻巧手做假人,作為鄉間的一種裝置與恐嚇用途。
羅元鴻巧手做假人,作為鄉間的一種裝置與恐嚇用途。

「果然紅」與自然為伍的鄉野學堂

羅元鴻與蔡佳蓉夫婦返鄉約莫十年,創辦「果然紅」鄉野學堂,致力推廣農村教育,採取友善土地耕種法,藉由生動解說、田間體驗活動,希望能讓更多人認同他們的理念。農務之餘,羅元鴻也運用稻草、鐵雕進行藝術創作,並代表出國交流展出。

FB:果然紅

連偉志(左)與Yoyo(右)都是外地人,後來移居美濃。
連偉志(左)與Yoyo(右)都是外地人,後來移居美濃。

「野上野下」用「誌」與「物」傳遞土地的訊息

傳言中必拜訪的美濃名店「野上野下」,取名源自客家用語,三位創店者,皆不是在地人:連偉志、Yoyo與周大頭,三位喜愛農村生活的青年,各有兼職、各擅所長,共事十年,走過起起落落,撐起販售在地農特產好物以及手作文創商品的兩層樓空間,還會不定期舉辦在地導覽活動,帶動美濃旅行小風潮。

也許農村地方小,或者鄉下人情味濃厚,經常會在不同場合和他們巧遇。有次在路上打招呼,連偉志邀約我們騎車跟隨,指引觀賞夕陽的私房景點,質樸性格,感染力十足。

FB:野上野下×遛食冰

蔡妙青以自家吐司為榮。
蔡妙青以自家吐司為榮。

「美濃啖」 糕堂結合在地食材照單出爐

從外地移入美濃的烘焙師與甜點師夫婦,花了數月尋找在地食材,善用「美濃147米」製作鎮店米麵包,協助農會推廣好米。推出後廣獲好評,每週外送一批批吐司到鄰近區域,儼然成為最佳好米代言人。

男主人李英傑與女主人蔡妙青總是笑臉迎人,第一次見面便大方細數食材哪裡來:阿成四號南瓜、美濃特產橙蜜番茄、屏東九如可食用玫瑰⋯⋯等,還豪氣表示不妨改天一起去走走。所有產品皆以自家培養的酵母製作,為顧及品質只接受預約,吐司除鬆軟口感佳外,外觀兼具美感,色香味俱足。

FB:美濃啖糕堂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